分類文章: ‘台灣總督府醫學校’

北里大學蒐集高木友枝資料小組--南港研究院、B102、台北帝國大學病院及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宅

2015-12-02

DSC07021

「近代日本衛生学的發展-以北里柴三郎的弟子們為中心」而來台蒐集高木友枝資料,首先找到南港研究院的台史所,劉副所長找我去南港一起吃午飯。

(閱讀全文…)

2009.11.06綠色和平電台李南衡綠色論壇介紹杜祖健博士

2009-11-06

承蒙綠色和平台灣文化廣播電台,星期五綠色論壇(每週五下午18:00-19:00,大台北地區FM 97.3),節目主持人李南衡先生邀請,2009.11.06介紹杜祖健博士。

杜祖健博士紹介:http://pylin.kaishao.idv.tw/?p=1996

節目主持人李南衡先生紹介:http://www.5877.com.tw/left/left-372.htm

(閱讀全文…)

杜祖健博士榮獲日本天皇旭日中綬章

2009-11-03

20091028001.JPG

今天從每日新聞 【秋の叙勲:2009受章者 外国人/外国居住者◇    旭日中綬章◇アンソニー・トゥー  79=元コロラド州立大教授】、内閣府賞勲局之「平成21年秋の受章者数及び受章者名簿」、外務省「外国人叙勲受章者名簿」看到『杜祖健博士榮獲日本天皇旭日中綬章』消息,作為關心杜聰明博士相關新聞的公民記者,當然很高興報導這新聞。從一知道有這訊息,版主就很努力找有關杜博士的資料,以備消息正式公布時,正式推出。

(閱讀全文…)

做良醫不要做名醫的 魏火曜醫學博士

2009-03-27

20090326000101.JPG20090326000201.JPG

20090325退休前2天,特別請假做退休生活的實習,學習如何當快樂的退休人。早上前往書房台大圖書館,使用電腦查閱要寫論文的資料;下午前往台大醫學院,去參觀『魏火曜教授百歲紀念展』暨『台大醫學院小兒科102年展』。

(閱讀全文…)

U-2:U. S. Naval Medical Research Unit 2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

2008-11-09

taih002.jpg此處的U-2不是指高空偵察機,而是指隱藏在日本時代興建的台灣大學醫院內的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U. S. Naval Medical Research Unit 2簡稱NAMRU-2),曾因去公保門診,接受問卷調查而成為它們肝炎帶原者的研究對象。國史館藏有幾張狄卜賽、霍寶樹(P.H. Ho)給王蓬的信函,檔案目錄名稱是海軍研究所。檔案不足,仍有可讀之處。朋友送衛生署檔案資料081/1684、081/112正可補缺。後面各節文字沒有081/1684、081/112這2符號的資料是來自國史館美援檔案目錄中的「海軍研究所」。

(閱讀全文…)

山口秀高医学博士──台灣醫學院的創建者

2008-08-16

山口秀高(1866年~1916年),1866年1月舊江戶小川町生。1890年12月東京帝國大學醫科大學卒業。

同年12月沖繩病院長,1894年依願免官。1896年任臺北病院長囑託,1897年1月臺北縣臺北病院長兼總督府民政局技師、1897年4月「土人醫師養成所」開學、1897年6月臺北醫院長、11月兼任台灣總督府技師、1898年6月任台灣總督府醫院醫長兼臺北縣技師、1898年7月兼任台灣總督府醫院醫長、同日命臺北醫院長、1898年7月免兼臺北縣技師、任台灣總督府事務官、1899/02醫學校預算通過30588圓、1899年4月兼任台灣總督府醫學校教授兼台灣總督府醫學校長,1902年1月休職。

(台灣日日新報1916/12/28山口博士略歷)

(閱讀全文…)

未だ馴致されない芸術品

2008-08-06

dscf0240.JPG

2008年8月4日の朝、密かな期待を持ちつつ、家内が選んでくれた縞模様のワイシャツを着て、まるで恋人とデートをするかのようだった。65歳の老人が美女と恋愛をするというのも、とてもおかしな話だが。8時前に台湾大学医学部の校門につき、撮影ポイントを探した。2号館に入り、制服も着ず、武器も持っていない警備員と、明るく台湾語で挨拶を交わし、林俊発秘書より、2階の展示品の参加許可を貰っていると伝えると、警備員は鍵を持って、学部史室に案内してくれた。

(閱讀全文…)

訪問板寺一太郎様

2008-04-25

img1.JPG

20080329~0406

東京之旅,板寺一太郎様是高木友枝博士的外孫,每次前往東京,照例都會去拜訪他們夫婦,在提供高木友枝博士的資料方面,他們夫婦扮演重要角色,能夠不斷擴充高木友枝博士的知識,都拜他們夫婦的協助。去年忽發奇想,為何不將各處四散的高木友枝博士資料彙總而成為「高木友枝文書」。讓我更進一步想探討高木在台灣醫學與衛生事業、台灣總督府研究所、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的貢獻。

(閱讀全文…)

重塑台灣醫校長高木友枝博士的雕像

2007-09-02

(按:原文網址:http://www.lib.ntu.edu.tw/spe/taiwan/academia/no2-ch3.htm

1996年3月底,我又到東京去訪問,是為了台灣電力及『紅毛土在台灣』等文獻收集。專程去拜訪高木友枝博士的外孫板寺一太郎先生。與他暢談了有關高木友枝博士的點點滴滴,

回到台灣以後,台北帝大歷史研究小組知道我對高木友枝博士的歷史有興趣,要我參加小組,並要我寫有關高木友枝博士的歷史,我認為在『台灣經驗的開端—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發展史』中的高木社長,只是他一生台灣電力的一部份,不足以表現他的全部。

因此,又寫了信給板寺先生,請他提供更多資料。也更進一步研讀所收集的資料,重新寫高木友枝博士。在那一天的訪問中,很幸運的看到黃土水的高木友枝博士的石膏塑像,那麼近可以同時觸摸到兩個傑出人物,黃土水的傑作在台灣被廣受注目,是非常熱門的藝術收藏品,我看到時之興奮,可想而知,幾乎馬上想到,請板寺先生替我拍一張照片,也不能免俗的要求與塑像合照,看到塑像的同時,就有重寫高木博士念頭。

此雕像塑於1929年,是黃土水一生最後幾件作品之一,也是最成熟的,但少有人知道收藏在何處(註1)。

(閱讀全文…)

杜聰明博士紀念館

2007-08-30

2005年元月13日收到高木友枝博士的外孫板寺一太郎樣的信,提到他寫信給杜祖誠先生,但沒有收到他的回信,對他的近況感到「心配」。

14日早上就打電話給杜祖誠先生,他牽手說他「tu著」(台語音似乎是賭),她把電話轉給他,在電話中我說我是台電林,他已經忘記有台電林這件事,發現在電話中講不清,我說晚上要去拜訪他,問他可以嗎?他答應我的訪問。下班後趕快去赴牙醫的約,最近為牙痛而苦惱,接受半個多鐘頭的苦刑,拿了藥回家吃晚飯。飯後就往杜家走,天空落水,溼冷不堪。

到杜家直接把板寺一太郎樣的信交給他,他常常忘記我只會台語,日語其實不通,談談,漸漸的我發現他的記憶力還算很不錯,我們可以談一些共同的主題,高木友枝博士,他父親的老師,也談到他今年77,我提到他家所保存的高木友枝博士與山口秀高醫校長的雕像,建議他不可交給別人。

我一向非常關心杜聰明博士的研究,由於杜聰明博士的文書現仍保存在杜聰明博士紀念館(杜家)內,幾年前有一老者替他看管,我問他那老者,他表示已經回去了(往生)。我就建議他是否捐給吳三連史料基金會,由基金會來處理與保存,並公之於世,讓世人能研究,也讓杜聰明博士的業績能成為台灣的公共財。由於他未公開讓研究生使用此材料,造成清華大學的研究生之論文對他有不公平的批評。

(閱讀全文…)

黃土水的高木友枝博士塑像

2007-08-28

hts.jpg1996年3月底,我又到東京去訪問,是為了台灣電力及『紅毛土在台灣』等文獻收集。

我專程去拜訪高木友枝博士的外孫板寺一太郎樣。與他暢談了有關高木友枝博士的點點滴滴,回到台灣以後,台北帝大歷史研究小組知道我對高木友枝博士的歷史有興趣,要我參加小組,並要我寫有關高木友枝博士的歷史,我認為在『台灣經驗的開端—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發展史』中的高木社長,只是他一生台灣電力的一部份,不足以表現他的全部。

因此,又寫了信給板寺先生,請他提供更多資料。也更進一步研讀所收集的資料,重新寫高木友枝博士。

(閱讀全文…)

被驅除的藝術品

2007-08-24

lin-5.jpg左圖:山口秀高校長(1866~1916)胸像,北村四海(1871~1927)作。右圖:高木友枝博士(1858~1943)胸像,北村四海(1871~1927)作。(兩圖都可點選再放大)

北村四海 KITAMURA, Shikai 1871-1927 長野県の生まれ。本名直次郎。父親は宮彫師北村正信。島村俊明に木彫を、小倉惣次郎に塑造を学ぶ。1895年美術協会展に《神武天皇像》を出品し一等賞受賞。98年13回彫工会で三等賞、99年美術協会で二等銀賞受賞。1900‐02年渡仏、パロに学び西欧の伝統的な大理石彫刻を日本に伝える。以後、大理石による裸体像を得意とし、08年2回文展《春・秋》、15年9回文展《イヴ》で三等賞を受賞した。19年帝展彫刻部審査主任をつとめる。 [cat.no.118](出處

921集集大地震過後2個禮拜,台灣電力公眾服務處的尹股長打電話給我:「聽說你知道台灣電力的歷史?」「誰說的?」「我們處裡的劉專業工程師說的,我只查到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社長是松木,但我不知道有高木這個人」「第一任社長是高木友枝博士,接高木的人是遠藤達社長,然後才是松木幹一郎社長,請問妳為何問這些?」「台北市政府的Taipei Recovery英文雜誌社的MR. Curtis Smith(史康迪)要找知道高木的人」「是的,我知道高木社長」就這樣與史康迪在電話中交談起來,原來他正在找日本時代在台北的銅像或大理石像資料,而我曾在當時的《台灣建築會誌》上讀到一篇銅像介紹文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