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出籠子外—美國篇

本文發表於 2007 年 10 月 09 日 16:01

1980/6/24首次搭乘飛往國外的飛機,此行的目的是前往美國波士頓Chas T. Main公司作2個月的在職研習旅行。停留的城市有洛杉磯、紐約、波士頓、TVA墾務局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Bureau of Reclamation)的總部丹佛。研習的課題是工程施工品質制度。

在飛機上,一直以為在作夢,手用力擰大腿,會痛,才相信是真的。沿途不管是國人或外國朋友都待我親切。

在波士頓遇到台大畢業的前輩學到費伯納西數列與黃金分割,讓我非常著迷,每期會到南港研究院,The Fibonacci Quarterly是必讀的材料,竟然從中發現我可以把人家寫的論文加以擴展,文章也能夠刊登The Fibonacci Quarterly。在Google 輸入名字及數列就可以窺見1980~1990在《數學傳播》我的數字遊戲。

TVA(田納西流域管理局)受到台電前輩移民美國的照顧,陳寶蓮姐要我們去住她們的豪宅,才知道美國的富有是如何,在TVA除了收集飛灰混凝土資料外,也到很多地方去遊憩,有朋友在此,非常方便。

31.jpg

1986、1990年利用美南國建會提論文再度出國,美南國建會基本上是大拜拜,但會場外面(飯店)竟然有一群異議份子在抗議,顯然此拜拜不符合正義原則。

1990年美國之行,也參加費伯納西數的國際大會,與會者,我是唯一不是數學圈內人,也不是數學系畢業生。在這樣的場合,遇到陳文成博士的同學,香港人鄺博士,談到台灣的警總惡質統治。陳文成博士的心臟歸還並埋葬時,參加了在春秋墓園的葬禮,相信在場的監視員,一定對這號闖入者好奇。

參加費數的國際大會後,前往匹茲堡拜訪Silica Fume Concrete專家,蒙他招待,去看好幾處Silica Fume Concrete,晚上並請我吃飯。然後前往芝加哥,與前台電的同事陳新助兄會面,他在香檳大學攻讀博士學位,開著車子去看Sears Tower、世界最高混凝土大樓(強度最高)。問不知道混凝土拌和廠在何處,能否去看?又開了2小時的車子才找到。

1980~1990期間前往美國,1991~1999其間前往日本,2000~2004其間前往美國,所以各期間有所偏好。1980回台灣之後,有好幾次晚上做夢夢見又去美國,這讓我對出國有濃厚的興趣,催促我向前走。

像鳥一樣飛出籠子外,是非常甜美的事。

3 回應 針對 “飛出籠子外—美國篇”

  1. 陳凱劭 寫道:

    美國的TVA計劃,我們在國中歷史地理課本都讀過。

    但我們當年,在學校裡,卻不知台灣早在日本時代的「嘉南大圳」與「日月潭發電計劃」,這兩個大型近代工程建設,也可以說約略與美國TVA開發計劃同時期,發生在我們腳下台灣本土發生的重大建設。

    當然當時兩國情況不同,規模不同,卻有一樣的精神,以大型工事帶動了兩國的經濟發展奇蹟。台灣的近代化經濟奇蹟,早在1930年代就出現了;TVA則帶動美國在1930年經濟大恐慌蕭條以後的內需成長。

    至於戰前規劃,戰後才完成的「台灣大甲溪水力發電計劃」,計劃本身就直接受到美國TVA計劃的鼓舞影響。不過此計劃雖有發電技術的模仿移植,卻沒有像TVA那般的整體全套國土開發計劃。

  2. 林炳炎 寫道:

    戰前規劃的「台灣大甲溪水力發電計劃」是很迷人的,我在1996年向日台交流協會申請「日治時代大甲溪開發計畫與臨時台灣經濟審議會議之關係」赴日研究1個月,日台交流協會給我豐厚的獎助金,比一般名歷史學者還高,當時《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發展史》還沒有出版,所以令我非常驚喜。本文以兩種文字刊登日、台。《台灣史料研究》13號, 46~86. 1999/5、《台灣史研究》13號,25~53.1997/3.(日文版)。

    大甲溪開發計畫的大概可以分成大甲溪電源開發計畫、新高港築港及都市計畫、預定在附近新設飛機新燃燒工廠、鐵道等。所以內容也很龐大,我是發現在台灣的海軍高官酒井將一份開完會就要交回的軍極密資料,在戰後交給台北帝國大學,想尋線去挖掘秘密。

  3. LC 寫道:

    記得「経済部大甲渓水資源開発委員会」是1955年成立於台北市。電力組、水利組各由台湾電力公司及水利局借調部分人員。其他不足工程人員是由当年予備軍官第三期退伍的大専畢業生経過就職考試任用。王忠漢是総工程師。

留下回應

留言內含太多URL、廣告常見字,可能被系統視為廣告而扣住不顯示,請待版主解除。或寫私信給板主

本Blog其他隨機文章(五篇)

  • 張清郎教授追思告別音樂會
  • 武界引水
  • 讀 Dr. Anna Belogurova的碩士論文
  • 萬大と霧社發電所工事之移民
  • 送給葉伯的小禮物–早坂一郎犀牛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