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的誘惑

本文發表於 2007 年 09 月 07 日 11:48

liuku1.jpg1928年3月16日中午,3個美國人在木屐囒水路橋(今東光向天圳)指手劃腳,在橋邊有一小男生牽著水牛,看著紅毛洋人出神。「Hi, boy」用手招呼小男孩過去,從口袋拿出一條巧克力給他,這小男生從此陷入巧克力與電的致命吸引力漩渦中。

1889年,Charles Stone與Edwin Webster在波士頓創建了二人的電力工程顧問公司,這個超過百年的公司集團,目前每年營業額2億8000萬美金,分支機構有Stone & Webster工程公司(含施工、運轉、交通服務、環境技術與服務、製程技術與計畫服務)。

1927年底,Stone & Webster公司同意派員來台對已施工8年的日月潭工事做總體檢,次年3月,建設部副部長Patten土木技師Leave電氣技師Wood來台作全盤技術檢討,用4人大轎深入工地,於4月20日提出報告,此報告顯示,Stone & Webster對日月潭工事之承攬很有興趣,但日本站在發展本土工業之政策下,自行施工,展現了日本的技術能力。

Stone & Webster公司建議在木屐囒水路橋下增加拱,如下寫真在1931復工後增加拱混凝土情形。1995年核四大餅,吸引了Stone & Webster再度來台,以石偉公司的名稱從事核能四廠的建設顧問公司。

2900.jpg

1993年秋,這小男生劉坤土帶我去看武界壩,才真正了解桃花源的境界,看了木屐囒的水路橋、開渠、炸藥庫、棄渣場,順著電氣鐵道的遺跡,進入了時光隧道,他指著二處廢棄的隧道,一在武界,一在水頭谷,在東埔,他指著一大片地,所有材料都從這兒用流籠(索道)而越過武界嶺進入武界,興建混凝土壩,據知,Hoover壩要施工前特地來研究這蓋在地震帶上的壩,並將這經驗用在Hoover壩上(1946年竣工)。

台灣人與日本人相處經驗,在往後歲月中,造成台灣人的困境,以劉坤土為例,他的家原住在木屐囒水路橋旁邊,哥哥參加木屐囒水路橋混凝土模板工,引起劉對台電的興趣,再加上Stone & Webster公司探查工地的技師給年幼的他巧克力因緣,他加入台電後,受到日本人工作文化的薰陶。日本技師栗田鐵之助在1947.4.18引揚(返國)前,把手頭的資料包括一張台灣電力系統地圖給他,教他武界壩的水位調度,暗喻著要他如《莊子》「養生主」的薪盡火傳,傳遞日本人的工作精神。栗田回日後,武界壩就數劉等台灣人最清楚。有一次颱風天,劉在武界接到總公司調度中心(司令中心)的歹主任(退休後台電員工就未再見到他,他的)的電話,他是留日大官,會日語,透過電話,將軍對小卒仔下命令,以武界壩的安全為職責的劉坤土,發現將軍的命令錯了,他只好回說風太大了電話線快斷了,而掛了將軍的電話,事後大家都問這個大膽的小卒仔是誰,他也只好繼續下放偏僻的武界,直到此大官虎退休,他才有機會調到水社(日月潭邊)。

放下電話,同事都問是誰打來的,說話聲音真宏亮,電話旁的朋友都聽得一清二楚,這是7年前的往事,我回答「這是住在埔里的日本士官長打來的電話,他想不必通過電話線與我對話」。電話中,他邀我再度造訪埔里,去認識一下他所知道的「水力發電場址」,包括能高圳在內。他完全無視於我這個在總公司小小的工程師,無法幫他把他的想法提到檯面上,雖然一有機會我是會這麼作,但無法通過「水力發電場址」所建構的高深知識體系:地質、環境,水權、水力發電技術等等遠非素人所能置喙。這是在造訪人間世外桃源武界後的事。

初次去人間世外桃源武界,是進入武界的柏油路面剛鋪好,他自己租一部速霸路車子,由他的親戚開著爬過武界嶺,速霸路似乎隨時會壞掉,但也沒有那麼壞,在過武界嶺(陵線)上,劉老先生訴說著當年他與牽手,早上6點從埔里出發,挑著沉重的擔子,一邊放著大兒子(目前在台電台北西區處服務健壽),一邊放著補給用品,要翻越那高聳入天武界嶺,很諷刺的是,那條路在1934年的工區地圖上標示的是「轎道」。牽手忍不住問:「欲食一碗飯,那著此艱苦」。她不知道,Stone & Webster公司的技師給他的巧克力的魔力正在發作。當時在武界的台電人流傳著「若過武界嶺,著愛離某閣離囝」,述說著辛酸。

一進入武界,他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與當地人親切的打招呼,似乎是多年老友,雖然他調離武界超過10年,而且也退休多年。在桃花源中,終於見識到廢棄的隧道、武界霸,索道殘跡,試圖要把寫真帖中鹿島組年輕的工程師影像與這武界霸串聯起來。在明湖、明潭抽蓄水力發電計畫施工時,任顧問的鹿島組的工程師就進入武界,去看他年輕時的流汗之作。

在摸觸武界霸混凝土的同時,回想那鬼差神遣的1922年2月27日台灣日日新報那3個字「火山灰」,害我像得到熱病一樣的想要知道「火山灰混凝土」技術的樣貌,開始收集所有可能拿到的台電資料。

順著原來的電車線道現在是公路的,車子像電車一樣的轉來轉去,在埔里人所謂的水頭谷(自來水水源)地方,看到殘存的姊妹吊橋,她述說著現代人不了解的迷人故事,那是埔里開拓史不可缺的一頁。速霸路車子停在電車線道殘跡上,穿過雜草與林木,木屐囒水路橋躺在木屐囒溪上面,記錄著每一滴流過的水,最後變成發電所發出的電,像心臟把血液輸送到身體的各部分一樣,讓遍佈台灣的機械動起來,生產各式各樣的產品。Stone & Webster公司技師的建議發揮效果,921大地震沒有撼動這水路橋。

車子灣入九族文化園區門口前的巷弄,停在賴姓人家的門口,他們知道來意後,請我們入內,告訴我們她們如何從日月潭潭中島(邵族稱Laru島)搬遷到此日月潭工事的總部司馬按工程營區的故事,指著桌面上在Laru島的寫真,證明他的話。

sunmoonlakeno2.JPG在日月潭邊,看到一望無際的水,台電人看到是黃金或血管中的血液,在水社進水口看到銅像座,老先生說在1941年參與建設這銅像的記憶,那是松木幹一郎社長在完成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繼續為台灣工業化時,在1939年去世。看著那排洪口,發現原來日月潭水位是經過好幾次的提高,才變成現在的樣子。水社壩旁的殉難碑,一眼就看出來那些台灣人為台灣工業化而犧牲。

在門牌潭發電所(日月潭第一發電所),老先生指出門牌潭原意為台語的墓牌潭,是發電所附近的水潭名,有點不雅而改。終於對文獻上的記載與現實有深刻的感覺。隨著資料的累積,日月潭第二發電所的銃櫃壩的寫真成為美國Handbook of hydraulics書的封面(如圖右),它美麗的身影才飄洋過海到達異國。

寫了一些老台電人,心中一直浮現不滿,因為有大官銜的人容易被人寫出,但幾十年來真正的老台電人,應該是遍佈在深山海角那一群底層為台灣工業化奉獻的人,他們的努力通常無法被再現,這種面目模糊的人群,是有必要描寫,透過劉坤土先生的活動,我們可以知道,從戰前到戰後這艱辛的道路,那種效忠台電的情懷,是值得我們用電者給予一絲的讚嘆與關懷。

在拙作出版的1997年將書送到埔里,他在醫院,失去往日的神彩,甚至於認不出我。很久就想寫,常為自己找理由,如今總算在網路出版他的故事。

銃櫃壩

18 回應 針對 “巧克力的誘惑”

  1. 林炳炎 寫道:

    Handbook of Hydraulics,1996出版是第七版,第一版在1918年出,是美國McGRAW-HILL公司出版,是這類書的聖經之一。

    當然第一版日月潭水電尚未開工,它是1996年才成為封面,因編者之一為魏淇園博士,魏博士的伯父是台灣醫學界非常有名的魏火燿博士。

    所附寫真希望能讓台灣電力社友及台灣人感動,我還想向在天上的田中壬子也樣、林將治日月潭第二之建設部長(其子林泰造博士是日本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現已不在人間)稟報,他們在台灣的努力有人加以肯定。看過銃櫃壩的朋友都會感受它的美。

    (註:Amazon網路書店:Handbook of Hydraulics紹介及訂購網址

  2. 陳凱劭 寫道:

    Stone & Webster 在2000年時被一家世界前五百大的集團 The Shaw Group(1987創立,現員工25,000人,參考此公司各項業務在全球排名)購併,所以這家 Stone & Webster 公司已走入歷史了。

  3. 陳凱劭 寫道:

    認識林炳炎前輩以後,我才對台電、日月潭工事、懷特公司等等台灣近代的重大工業建設發展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個月前,無聊拿起十年前買的《被出賣的台灣》出來重看一遍。

    我看的是漢文版,陳榮成譯;前衛出版社出版。

    這本書八月底因為三立電視台大話新聞介紹導讀,全國本土電台串連響應,據前衛林老闆接受訪問所述,已加印數萬本,還供不應求,訂單接到手軟,台大附近台灣e店每次到貨就有人在門口把貨整批用現金「搶」走。

    在《被出賣的台灣》書中George Kerr 寫到,「懷特公司」竟然在戰前,就來過台灣!而且,為的正是台電的日月潭發電工事!在不認識林炳炎學長之前,這本《被出賣的台灣》有看過,但我沒有特別注意到書中出現的「懷特公司」幾字。

    「懷特公司」並不是日本植民政府邀請,也不是來包纜工事;而是受美國著名金融公司摩根公司(J. P. Morgan & Co.)的委託,派員來台灣評估日月潭發電工事的可行性,檢查建設預算,及預測日月潭發電廠完工後可能創造的價值,甚至評估日本植民政府還款能力,做為「摩根公司」發行公債額度的參考。

    George Kerr 是沒寫「懷特公司」派員來台的時間;但依工程習慣,公債當然是在工事之前,所以應該是在 Stone & Webster 來台灣之前。

    被出賣的台灣原版(英文版)網路下載版本,PDF格式:

    http://www.tzengs.com/FormosaBetrayed_GerogeHKerr.pdf

    第 153 – 154 頁,試翻譯為漢文:

    幕後的危機?

    事實很明顯,在1941-1945之間,支那人對台灣經濟的財富與其複雜性沒什麼了解;是美國對台灣的研究引起了支那對台灣的注意,終於刺激了他們分贓台灣戰利品的興趣。大戰期間,宋子文偶然會到華盛頓來,他的爪牙和手下讓宋子文對台灣的情形很清楚。不過終戰後的支那,經過一段相當的時間之後,在重慶、南京、上海,才慢慢發覺原來他們劫收的台灣是個「金銀島」。

    戰前台灣的大宗外國投資只有摩根公司(J. P. Morgan & Co.)為日本植民政府發行2500萬元公債,用以建造日月潭的第一個水庫和發電廠。原來由懷特公司(J. G. Whit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先做測量,並把發電的潛能作成報告,再寫成白皮書交給摩根公司,以促成這件工程。在二戰末期,宋子文是支那(重慶政府)的外交部長,可能是美國方面要他保證,萬一台灣的主權易手,美國在台灣的投資不受侵犯。這並非不可能。假設事實確是如此,那麼宋子文在台北早已有了準備。難怪幾天之間,懷特公司就派了一組團隊去台北調查電力情形,並提出工業潛力的調查報告。

    在支那,沒有一件祕密是能夠保持長久的。我們必須假設,早在1946年初,就有不少人知道懷特公司的第二次調查報告書的內容。五月一日,支那政府從重慶搬回南京。大約在同一時期,我在上海被一群銀行經紀和大商人邀去吃喝,他們個個都急於和我討論台灣的情況。他們提出的問題和評論,清清楚楚地反映出他們對台灣的高度興趣,同時對台灣的經濟歷史及目前在陳儀統治之下的諸多問題也表示關心。

    George Kerr早在1937-1940就來過台灣,他是在「台北高等學校」(Taihoku-Kotogakko,校址是今台灣師範大學)擔任英文教師;辜寬敏是他學生,林宗義(林茂生博士之子)是在台北高校就讀,雖沒被George Kerr直接教過,但林知道這個老師。

    George Kerr是在日本真珠灣偷襲事件前就離開台灣。後因日美宣戰,George Kerr以他在日本、台北的經歷,使他在戰時進入美軍任職,在對台日作戰情報部門服務。種種跡象顯示,George Kerr 根本就是個美國派來日本與台灣的間諜,以教書為掩護,專門在蒐集台灣的情資。George Kerr在台北及美國防部的經歷,相信看過很多外界不知的情報資訊,都展現在此書中,甚至對孔宋勢力在戰後對台灣的覬覦有所著墨。

    他這本《被出賣的台灣》,簡直可以說是林炳炎學長《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的前傳。《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寫到的某些事件,在《被出賣的台灣》可以找到伏筆;在《被出賣的台灣》書中提出的疑問,有的在《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找得到解答。

    在戰後George Kerr以軍職再度來台,擔任美國駐台領事館副領事。終戰後林茂生博士也離開台南工業專門學校(成功大學)北上,在台北的台灣大學任教,與George Kerr多有來往;林茂生博士與美國副領事過從甚密,即可能是林茂生死於228的原因之一。《被出賣的台灣》英文版,即由林茂生博士公子林宗義博士作序,追念這位父執長輩及未曾教過他的老師。

  4. 林炳炎 寫道:

    有關此段,凱劭 告訴我之後,曾努力找日文新聞來確認,但有趣的是,日文新聞對貸款的成立等事,在台灣日日新報上沒有登載,在日本國內也沒有,也許透過網路的尋找有局限性,由於George Kerr沒有列出來源,從史料的嚴謹性言,有缺憾,我的朋友就要我來源要講清楚,這也是我到現在還無法將他的說法改寫我書上”懷特與台灣電力初遇”這一章.

    感謝凱劭的補充!!

    但核四工程沒有因為Stone & Webster 被併購而改名,它仍然以Stone & Webster (石偉公司)在台灣斷尾求生,詳情我不很清楚.

  5. 林炳炎 寫道:

    我曾經以美國Handbook of hydraulics書的封面向很多台電人詢問,此水壩是在何處?不少人猜在瑞士或美國!!沒有人說是水裏坑發電所的壩,

    它的位置在水里街走路就可以到,先到二坪仔,吃支仔冰(順便問路),然後往前走,沒多久(約200米)就可看到土地公廟,把車子停在廟前,往左走可以看到孫海墓(台灣木材大王),往右走可以到銃櫃壩,我憑識別證帶朋友進入,所以要去之前要問問看能否從正門進入.

    看完銃櫃壩,你會讚嘆設計者的巧思,把土木工程設計的如此精巧又美麗.

  6. pylin 寫道:

    Stone & Webster (石偉公司)在7/15已經解約,換句話說,此顧問職已由台電收回自辦!!

  7. 林炳炎 寫道:

    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所出版的《走過兩個時代的人—台籍日本兵》,其中有『劉坤土先生訪問記錄』談到他在佐藤中隊等當日本兵事跡,其中有一張寫真,與本文後來所貼一樣,顯示他非常喜歡武界這棵大樟樹。

  8. 寫道:

    林樣

    上週與從福岡回到東京的MZ女士共用晚餐,談到多年前因你之帶領,一群人到埔里(不幸的災後)及武界的往事,追憶中仍很感謝你及劉健壽先生,也一直佩服你熱情的研究精神!

    回到這個站上讀文章,真是力量十足,讓人在寒夜裡精神為之一振!

  9. 林炳炎 寫道:

    哈哈!從台灣到東京然後與福岡回到東京的MZ女士共用晚餐,真是幸福的人兒!!

    最近又想到拜託MZ女士幫忙,要與高木博士的外孫接洽如何處理高木博士的文書成為電子化,大概是小日向的生魚片的誘惑吧!!平常在台灣是不吃生魚片的人,竟然會接受誘惑!!

  10. 北投埔 寫道:

    凱劭寫

    最近想到George Kerr在戰時進入美軍任職, 所以他一定看到:由懷特公司(J. G. Whit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先做技術調查,並把發電的潛能作成報告,再寫成文件交給摩根公司,讓摩根公司(J. P. Morgan & Co.)對貸款有信心, 促成這件工程的進行。
    所以才能寫入他的書. 我相信The New York Times應該會有這件事之報導, 但一直沒有找到!!

  11. 北投埔 寫道:

    Elaborate surveys made by the American J. G. Whit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had demonstrated feasibility of high dams in the western foothills. On this basis a second American firm (J.P. Morgan and Company) agreed to float a U.S. $22,000,000 bond issue the only large foreign investment ever allowed to penetrate the Formosan economy in the Japanese era.
    The Taipei administration now asked participants in the Third Conference to contribute detailed planning, and the light-industry development program inaugurated here ultimately brought substantial change into every Formosan com., munity. New jobs drew laborers from the most remote lowland farms, and new types of employment required specialization and new training.
    After a new dam raised the level of Sun-Moon Lake in the western hills, a series of generating units began to provide power for harbor works and industries scattered along the entire western coast. This project required an elaboration flood-control and forest-conservation programs on the high watersheds, and this in turn brought new pressures to bear the aborigines far back in the wilderness. Concurrently the government retreated from Sakuma’s unlimited exploitation policies and set aside four million acres of timberland as “prime forest reserve.”

    George Kerr 著作:Formosa: Licensed Revolution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 1895-1945 (Univ. press of Hawaii, 1974) 提及

    p.138-139 台電 請 「懷特公司」對台灣的經濟及建設的詳盡調查, 為了日月潭建水庫的可行性. … 還提到為了不把當地部落逼入蠻荒,政府保留四百萬畝的 原始森林保護區。

    p.224 1944? 宋子文手下在美國華府 從 Board of Economic Warfare 拿到這份重要的資料(懷特公司 和 J. P. Morgan 作的 1920s 台灣整體調查報告 )給重慶政府,以便將來取得控制。

    感謝在美國的FY Kuoさん寄給我珍貴史料!!

  12. 懷特公司大倉商事日月潭清水美里さん 寫道:

    清水美里さん送我《台灣電力資料目錄》,目錄14頁 『6.日月潭發電所建設ニ關スル書類』
    番号 1 標題 「フオート技師招聘ニ關スル 大倉商事ヨリノ文書」S5.8.8
    這進件文書可能解決J.G. White Co. 何時來台灣之問題。她也送我這資料影像檔,我拜託大前輩吳國安幫我解讀。

    這信函稿紙是大倉商事電氣係,日期是1930(昭和5)年8月8日,信紙表頭是「アルゲマイネ電氣株式會社 日本總代理店」
    信函要旨一、台灣電力水車關係フオート技師之件

    1930年8月8日
    臺北出張所,以下:
    謹啟:一、臺灣電力水車關係フォイト技師之件
    Xxxxに關し,xxxxxxxxxxxxx確xxxx通り拜誦候なり。早速當地レイボル商館齊條氏と打合せ侯たるに,フォイト社水車專門技師は日下東京に在るも,今月二十日より朝鮮松興に用事あり,朝鮮滯在は三週間の予定に有之從って臺灣へ出張致し得るは九月中旬過ぎに御座い侯う。此件は松木社長と前記齊條氏と親戚關係有るやにて,齊條氏より松本社長に日月潭水車も長日月經てる故,幸ひ本關技師來朝したれば一度內部を詳細に調查せしめていと申出で,社長も其申出を受けられ次回上京の折親しく打合すべしとの返事を受けたれば,齊條氏は社長の御上京を御待ち,前述技師の出張の日取等御話致す考へなりし為書面等の御問答差控へ居りしとの事に御座侯う。
    專門技師出張の費用としては汽船、汽車賃の外に日當として約卅五圓位頂戴いたし度き樣で居り侯。調查滯在の日數は十日間位にて十分ならんとフォイトにては觀測致し居り侯依つて取り敢へず別紙即ち返事差上置侯。
    此紙御xxの上台灣電力と御打合せ (敬具)
    朝鮮の後直ちの渡台せしむべきか御緊電差上侯。

    根據在 New York Times、Wall Street Journal、Los Angeles Times檢索 J.G. White Co. 會發現,這家公司與菲律賓有很濃厚的關係,積極發展亞洲的業務。
    1. 『MANILA ELECTRIC R.R. & LIGHTING』Wall Street Journal (1889-1922); Sep 17, 1919;
    2. 『FILIPINOS DESIRE TO HOLD ROAD ROY C. BENNETT.』Los Angeles Times (1886-1922); Mar 17, 1922;
    3. 『SEEK TO GET STOCK IN MANILA ELECTRIC』New York Times (1923-Current file); May 6, 1925;
    4.『MARCONI PREPARES TO TALK OVER PACIFIC』New York Times (1857-1922); Feb 6, 1913;
    懷特工程公司與馬尼拉電力、鐵路都有密切的關係。第4篇 Marconi 無綫電報公司建太平洋兩邊的電報站計劃。

    在《台灣日日新報》檢索「フォイト社水車」、「フォイト社」、「フォイト技師」、「フォイト」等名詞,結果是0。
    在《台灣日日新報》檢索「モルガン」、「モーガン」、等名詞,結果後者是0,前者與日月潭有關者10條如下。 
    21. 1930-05-12『日本政府の外債賣出 モルガンシンジケ-トで』
    22. 1930-11-02『日月潭外債は モルガンで引受 大體確定した模樣』
    23. 1931-06-27『肩を入れて吳れた モルガン財團の好意 幸運を齎したフーバー景氣』臺灣電力。
    24. 1931-06-27『肩を入れて吳れた モルガン財團の好意 幸運を齎したフーバー景氣/機會を』
    25. 1931-06-27『肩を入れて吳れた モルガン財團の好意 幸運を齎したフーバー景氣/酬いら』
    26. 1931-07-30『モルガン氏 ロントン著』
    27. 1933-04-21『大統領の措置は現狀で最上手段 モルガン氏が聲明書』
    28. 1933-05-26『モルガン商會のからくり暴露 リンドバーク大佐 財務長官らも關係』
    29. 1933-05-27『モルガン商會の脫税に 米の諸名士が關係 元大統領ク—リツヂ氏や 財務長官の身邊も危い』
    30. 1933-05-30『ウ財務長官が進退を一任 ルーズベルト大統領に モルガン商會問題で』

    這樣其實還是無法證明1929~1930年間(J. G. Whit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是否來台灣替摩根公司(J. P. Morgan & Co.)做日月潭的可行性做調查,但其可能性很高,而且要派員來,就近從亞洲派員來台灣。

    感謝清水美里さん。

  13. 北投埔 寫道:

    今天在公館圖書館《讀賣新聞》19261201~19361231檢索「フォイト」結果是0,檢索「モルガン」結果是81。
    不知道為什麼「フォイト」會沒有??

  14. SC 寫道:

    >這樣其實還是無法證明1929~1930年間(J. G. Whit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是否來台灣替摩根公司(J. P. Morgan & Co.)做日月潭的可行性做調查,但其可能性很高,而且要派員來,就近從亞洲派員來台灣。

    不是Stone & Webster 嗎?

  15. 林炳炎 寫道:

    Stone & Webster 在我書上有清楚交待, 但George Kerr所說可能有所本, 只是我還沒有找到J. G. White Engineering Corporation來台灣的確實證據。

    一般說來, 《台灣日日新報》記錄大小在台灣發生的事, 如果J. G. White 有來不該沒有新聞, 但更奇怪是《讀賣新聞》也沒有J. G. White的活動新聞!!

    比較強調要2點決定一條線, 2不同地方的報導決定一事實!!孤例, 我比較不敢視為真實!!(而日月潭是當時政府與反政府所有人關心焦點)

  16. SC 寫道:

    剛才查看了Civil Affairs Hand Book, Taiwan(Formosa) Economic Supplement, OPNAV 50E-13, Office of the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Navy Department., P.91, 上面有關Jitsugetsutan的參考資料, 並沒有談到J.G. White替JP Morgan作Survey的參考文獻, 這個懸案, 到底是哪一家公司, 或工程師替J.P. Morgan實地到日月潭作Survey, 大概只有透過Access JP Morgan內部的Library才有辦法解開了

  17. 清水小姐的回應 寫道:

    林先生

    您好

    我這個月初
    去了東京經濟大學
    看了大倉商事的資料.

    フォイト社是德國的公司Voith
    不是美國的懷特公司,
    所以我們的調查需要重新開始,

    大倉的資料大部分就是決算書,
    只有直到買賣機器的金額,
    (可是台電跟大倉的機器買賣,也是我想知道的事情)

    清水

    【版主註】原本以為替George Kerr 著作:Formosa: Licensed Revolution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 1895-1945 (Univ. press of Hawaii, 1974) 提及 的事,找到一個支撐,沒想到一下子就變成泡影,日本人不用英文字母來表示外國公司或人名,對於外國人想回復歷史真相,產生很大困難。

    所以,SC兄的回應,也間接否認George Kerr 著作之精確性。
    日月潭水車確實是德國的Voith公司產品。

  18. SC 寫道:

    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的發電設備採購策略是一個很有趣的議題, 由於日本特殊的政經結構, 台灣電力株式會社是透過其他商社採購外國機電設備

    以日月潭第一水力發電所為例
    water turbine – 德國 Voith
    發電機-美國GE
    變壓器 – 美國GE

    日月潭第二水力發電所
    water turbine – 德國 Voith
    發電機- 德國AEG
    變壓器-芝浦

    高雄第二火力發電所
    1號蒸氣渦輪 – 美國GE, impulse type, 1000kw
    2號蒸氣渦輪 – 瑞士Escher Wyss, Zoelly type, 2000kw
    3號蒸氣渦輪-德國AEG, Curtis type, 10000kw

    在同一個發電所, 如果有心的工程師, 就可以從歷年的運轉資料與保養紀錄, 比較歐美各家廠商同一種設備的優缺點, 有這些運轉資料與經驗, 日本本土的機電製造業者, 例如芝浦, 日立, 三菱製作所 則可以用來進行逆向工程, 提升其機電設備研發與製造技術水平與國際競爭力, 1990年代, 三菱就標到了核四廠的蒸氣渦輪機, 日立的蒸氣渦輪機 則外銷到巴基斯坦的核電廠, 核四廠的一號機與二號機的核子爐由日立與東芝各分包一個, 而那些自以為是高級外省人的龜公黨政權經過百年之後, 除了招標過程拼命分油水之外, 還是連一個像樣的能源設備製造產業也培養不起來, 連韓國人與中國共產黨都不如

留下回應

留言內含太多URL、廣告常見字,可能被系統視為廣告而扣住不顯示,請待版主解除。或寫私信給板主

本Blog其他隨機文章(五篇)

  • 懷念張炎憲老師
  • 武界取水口工事—武界壩、洪水路、取水口
  • 時計果與時計草
  • 台灣海峽與南海和平50年之策
  • 巫術或技術:霧社大壩戰後復工之技術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