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郎教授追思告別音樂會

本文發表於 2011 年 04 月 10 日 10:23

_0409131927_001.jpg

向張清郎教授致敬!!杯底不通飼金魚,飲啦!

_0409132231_001.jpg

清歌嘹亮音繞樑  郎曲輕訴樂久長

 1939年生於新竹, 1952年全校第一名畢業於竹師附小,1955年畢業於省立新竹商職,1958年全校第一名畢業於省立新竹師範,1965年以聲樂第一名畢業於師大音樂系,留校擔任教。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研究。

_0409132032_001.jpg

精研民歌及詩、詞、賦、樂府等文言、白話、語文學。對台灣歌曲之推廣演唱、作詞、作曲、編曲以及台灣文學、語言、聲韻之研究,尤有獨到之心得。精研、勤練「美聲唱法」、「台語文唱法」、「民族唱法」及各種「戲曲唱法」更融匯貫通,歸納出一種最適合東、西等各種唱法之經典範疇。經常在國內外舉行個人獨唱會及製作精緻表演節目,並演唱神劇、歌劇、藝術歌曲、民歌等,以及指揮合唱團之演出。

9_001.jpg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暨音樂系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前院長、「台灣歌曲理論與研究」、「民謠研究」、「聲樂」、「合唱」課程教授、合唱協會理事長、台灣合唱團音樂總監、「世界台灣音樂表演藝術學會」發起人、音樂教育學會理事、聲樂家協會理事。

159_0011.jpg

張清郎教授與澎湖頗具淵源,曾為菊島創作《澎湖頌》詞曲,並組團親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師生造訪澎湖獻唱。

ap_f23_20091025111223659.jpg

曾發表之作品:

1.作曲: 〈台灣人〉、〈猴猻仔食西瓜〉、〈澎湖頌〉、〈月下獨酌〉、〈食果子拜樹頭〉、〈釣魚〉。

2.作詞:〈 春櫻〉、〈夏荷〉、〈秋菊〉、〈冬梅〉、〈音樂頌〉、〈新雪〉、〈頭一擺〉、〈人生〉、〈好兄弟〉、〈淡水渡口〉。

3.編曲: 〈思想起〉、〈望春風〉、〈牛犁歌〉、〈荷美雅亞〉、〈日頭落山一片黃〉、〈黃昏的故鄉〉。

_0409132012_001.jpg

遷居山邊,儘量把腳步放慢,唱紅「杯底不可飼金魚」的張清郎卻沒有忘情觀眾的掌聲,他推廣台灣歌曲背後的因素是….。

推開窗子,青青山脈帶點迷濛的映入眼簾,張清郎清一清因早起尚有點緊的嗓音,為我們唱了一首他的招牌歌「杯底不可飼金魚」,屋內的一群音樂人輕輕的唱和著。

退休後的日子,這位「台灣歌曲之父」一點也不冷清,朋友經常相邀共聚,跟著他學習慢活養生,以音樂及友情,讓人生的另一種燦爛真正的從七十開始。

114_001.jpg

變成時間的富翁

「身體好,聲音就好」張清郎說,每個人都很公平的擁有一天二十四小時,若把一天分成三個八小時,那應該充分的休息兩個八小時,慢慢的,閒閒的把日子游刃有餘的過下來,朋友問過他,退休後變成時間的富翁,有大把大把花不完的時間,那還有什麼好急的?不見得都是這樣,張清郎退休前是師範大學藝術學院院長之外,還擔任合唱協會理事長、音樂教育協會理事,目前演出及演講的邀約也非常密集,同好、學生及相交滿天下,也因此,他帶著一批音樂鬥士全台推廣台語歌曲,並不是「閒閒美代子」。

相交滿天下 豪情壯志

只是,他在妻子的悉心叮嚀下,從繁華都會遷居清靜又綠意滿眼的山邊,盡量把生活腳步放慢,「以前應酬太多,健康亮了紅燈才知道,許多事要懂得安排,不適合自己的事更要委婉拒絕。」 沉醉於青山綠水中而將「好東西與好朋友分享」,張清郎熱情的把師範大學的同事李娓娓拉來當樓下鄰居,每星期五,他下山教聲樂,李娓娓就順道載他一程,「老師對生活的態度是慢活,但說到台灣歌曲,他心又比任何人都來得急切。」

台灣聲樂家不在少數,張清郎卻把「杯底不可飼金魚」唱得爆紅而成為代表作,幾十年了,每次開演唱會,非唱這首不可,假如節目單沒安排,安可聲也響徹雲霄,張清郎想了想說,是因為這首歌很傳神的描述了自己相交滿天下的豪情壯志吧!而族群融合的意味也貼切的融進歌聲裡。 拉高鄉土層次

想起自己四十歲那年到維也納留學,上修伯特藝術歌曲的第一堂課,德國老師就直接潑他冷水說,「你只是來學德文,不是德國人,所以永遠沒辦法唱到最好。」老師的意思是,可以唱得好,但不會到巔峰,因為台灣的菩提樹和鱒魚都長得和德國不一樣。

聽完這話,張清郎臉色有點不好看,德國教授接著告訴他,我那天也去台灣跟你們學歌,怎麼樣?要學台灣歌?那學什麼呢?學「望春風」、「雨夜花」還是「燒肉粽」? 張清郎這才恍然大悟,台灣能端得上國際檯面的代表歌曲的確少得可憐,也因此,學成回台後,他決定在藝術與通俗之間找到一個銜接點,「拉高鄉土歌曲的層次,拿下世界第一。」他發下豪語。

事實上,「第一」跟著他從小到老,高中拿過新竹縣三鐵冠軍,體育競賽都是跟體育系的一起拚,只要上場打棒球一定有全壘打,美術也拿過全國第一,還有演講及書法,學校要比賽,就派當班長的他出馬,抱回冠軍盃總是家常便飯。

如雷的掌聲未歇,張清郎說,這是他一生不悔的「追尋」──這歌曲,正是高中一舉奪得冠軍的成名曲。

_0409132251_001.jpg

8日在『台灣頌*泰然情*蕭泰然教授特展』中,牽手在找張清郎教授。9日早晨,離圖書館開門還很久,就到操場練習走路。然後經過講堂這歷史建築,發現鮮花,靠近一看竟然是『張清郎教授追思告別音樂會』,趕緊回家告訴牽手。

牽手曾參加社區合唱團,指導老師就是張清郎教授,對他的台語歌曲美聲唱法,推崇備致。我們兩人,都非音樂系學生,在這場聚會是異類存在。

他對台語歌曲的詮釋,開起一條大道,對台語歌曲與台語聲調關係,體認到台語聲調就是曲調,對正確咬字非常堅持。聽他唱台語歌真是一大享受。才能了解前人音樂的美、台語聲調的美。現代年輕朋友,台語太差,連帶其台語歌搖的美就喪失。

張清郎教授最大貢獻是把台灣歌謠學院化、藝術化、國際化。這是版主非參加追思告別音樂會不可的理由,非在我的blog有一頁不可的理由。

基女音樂會 男中音獨唱 『台灣人』張清郎唱

[youtube width=”640″ height=”510″]http://www.youtube.com/watch?v=IaE_oU8R9Hs[/youtube]

基女音樂會 男中音獨唱 『港都夜雨』張清郎唱

[youtube width=”640″ height=”510″]http://www.youtube.com/watch?v=Lb05Mgf816A[/youtube]

基女音樂會 男中音獨唱 『千風之歌』張清郎希望傳達台灣八八水災受難者的聲音。

[youtube width=”640″ height=”510″]http://www.youtube.com/watch?v=ek7XTadjRY8[/youtube]

9 回應 針對 “張清郎教授追思告別音樂會”

  1. scl 寫道:

    中油合唱團曾聘請呂錦明老師擔任指揮多年,呂老師是張清郎教授及門弟子,算來可稱為張教授之再傳。驚聞師公作古,無限哀思!

  2. 北投埔 寫道:

    img_5516.JPG

    咦,追思告別音樂會不見啦。不是啦。

    http://pylin.kaishao.idv.tw/wp-content/uploads/2011/04/img_5520.JPG這張剛好擋住漂亮的馬來西亞姑娘

    張清郎教授喜歡乾淨晴朗,而我拍的寫真,黑碼碼,不是教授的風格。

    img_5512.JPG

    此外,上台唱歌的老師太多,誰是誰,版主無法分辨,請容我不要曲名人名,不然版主會發瘋。

    img_5508.JPG

    電腦室一個漂亮的馬來西亞姑娘,她唱最後的合唱,所以,貼在最前面。

    img_5502.JPG

  3. 北投埔 寫道:

    img_5510.JPG

    參加追思告別音樂會,要忍受住不能表現情感,這好像與張老師豪爽的風格,明明張老師創作的作品,演唱起來,令人忍不住要鼓掌,但追思會呢?

    img_5507.JPG

    不能鼓掌以讚嘆老師的才華,好像也不是張老師豪爽的風格。

    img_5497.JPG

    老師,你沒有教你的學生,莊子鼓盆而歌。

    img_5496.JPG

    你要求聽眾隨性就好。

    img_5499.JPG

    不要壓抑。

  4. 林炳炎 寫道:

    img_552101.jpg

    陳景容教授畫作

    永遠的Sarasto張清郎教授

  5. 豐富心 寫道:

    我是以前台灣合唱團的團員,也參加了張清郎教授的追思音樂會,感謝你為他記錄下來做為見證。

  6. 愛唱歌的孩子 寫道:

    在文化資產的台北高等學校講堂舉行的追思音樂會
    還有教條高高在上難怪無法達成”你要求聽眾隨性就好。”

  7. 大紀元新聞 寫道:

    音樂耆宿張清郎談聲樂6/30/2008

    【大紀元6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泠絃台北報導) 有道是「人生七十才開始」,明年即將屆耳順之年的前師大藝術學院院長張清郎教授,迄今仍活耀於聲樂舞台,演唱不輟。從小愛看野台戲的他,生長在哥哥姐姐都愛唱歌的家中,憑藉著天生的好歌喉加上濃烈的興趣與不斷的努力,在聲樂舞台上持續發光發熱。在一個夏日午後,張教授在深坑的家中,對著滿山綠蔭向我們娓娓道來他對聲樂的熱愛與對新唐人全球華人聲樂大賽的期許。

    聲樂起源於對神的讚頌
    聲樂最早起源於宗教,從敬仰神、歌誦神開始,如彌撒曲、讚美詩、清唱劇,慢慢變成較具民間性及文學性的牧歌形式;再發展成歌劇及藝術歌曲等。歌劇則綜合了音樂、舞台藝術、舞蹈、服裝、燈光及多媒體等。與歌劇並駕齊驅的還有藝術歌曲,其歌詞必須具有文學價值(通常歌詞出於文學家)、作曲須有創作技巧、同時演唱也要有相當的功力,藝術歌曲從作詞、作曲到演出三位一體都要有很好的表現。

    美聲及民族唱法相輔相成
    世界上的語言咬字主要分為拼音文字(如英文、德文、法文)及單音文字(如中文)。簡單的說,美聲唱法是一種母音共鳴的唱法,希望聲音能達到開、大、寬、厚、傳;而我們的民族唱法特別注重語言形腔的表現,咬字清楚,子音母音、句調詞調唸法較占優勢。

    外國美聲比較重聲音,民族唱法比較重文字表現、語言形腔及內涵,兩者其實是紅花綠葉、相輔相成的。源於西方的美聲唱法(Bel Canto)並非只適合於唱外文歌。用美聲唱法的開大寬厚傳,搭配民族唱法的詮釋及咬字,會更加清晰動聽。

    唱好歌的要件
    唱好歌第一要件,聲音要好,這有天賦的因素在內,難以強求。但除天賦之外,身體健康、睡眠充足也很重要。身體不健康,氣不夠中氣不足,聲音一定不會好。此外,利用跑步、重力訓練及柔軟操可以讓身體更強壯,曾經有學生為了讓聲音更好,每天去操場跑三圈,持續一段時間後聲音高了兩個音,肺活量及音量也大了起來。

    藝術這條路是沒有捷徑的,最好能有濃厚的興趣支撐,加上有毅力地勤於練習。同時修養要夠,因為裡面有多少,才能表現出多少,內心加上造詣,成就一個人的藝術水平。從自然到超然、從俗境到化境,從登堂到入室,進而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音樂和人生
    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聲樂家,但是學鋼琴的孩子不會變壞是真的,而且還會變的更好。音樂會提升人們內心的情操,對人生是100%正面的作用,不一定是鋼琴,有藝術修養的人也是如此。因為音樂對人生、社會、政治、國家影響深遠,所以很多國家總統競選都強調要以文化立國。反過來講沒有文化的國家一定是充滿暴力及不祥和。

    對聲樂大賽的肯定與期許
    過去許多世界性的聲樂大賽中,很少華人能出頭天,這次新唐人全球華人聲樂大賽,以華人為主,這對華人藝術家是很大的鼓勵,獎金也不少,我也鼓勵不少我覺得有希望的幾位學生去參加,希望他們得大獎,這樣的榮耀對於他們今後在這條路上會很有幫助。

    此外,能與各國高手同台競技,參賽本身對選手來說就是很好的磨練及切磋的機會,同時也是在為推廣及復興純正聲樂藝術奉獻一份心力。新唐人所舉辦的系列大賽非常的好,希望這個比賽能如柴可夫斯基大賽一樣成為知名的世界大賽,能吸引到世界最優秀的藝術家來共同參與,持續不斷的推展下去。

  8. DANNY KUO 寫道:

    每次聽到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這首曲子,總是帶給我無限的震撼,詞曲充滿鄉土寫實色彩,平實,易懂,道盡台灣早期生活純樸.人文優美,豐富的精神生命,
    不知不覺中,您會被它帶進歌曲描繪的情景中,陶醉其間懷念孩童時期生長的家園,追憶起過去綺麗的春夢和一些刻骨銘心陳年往事,…讓人眼含淚花…奔淚…

    呂老師,雖然己離我們而去, 可它畢生創作二百多首曲子,將會伴著我們,永遠傳唱下去,呂泉生文教基金會今年持邀鋼琴家Stephanie Lan 和長笛演奏家 Ethan Lin 舉行一場 懷念呂泉生教授 -音樂會

    藍婉修,台灣國立藝術大學畢業,師從鋼琴家宋允鵬主修鋼琴演奏,她曾獲全臺鋼琴比賽首獎,2002年獲得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鋼琴演奏碩士學位
    她曾於維也納與Bratislava交響樂團合奏演出,並應指揮家Jon Robertson之邀再度赴薩爾斯堡演奏貝多芬鋼琴協奏曲,2002年與Redland Symphony Orchestra合作演出蕭邦的鋼琴協奏曲,並擔任該交響樂團客座鋼琴演奏家。,藍婉修 在音樂教育, 社團服務, 教會事工, 以及多年來精湛演出, 屢獲南加卅愛樂人士一致好評, 留下極深刻印象.

    長笛手 Ethan Lin ….聽說, 他讀高中時, 就曾經和我們合唱團到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奏過, 套句 老布希總統兢選標語…”Read my lips”… 咦 !! 您看他那寬厚,平版的嘴唇,嘴型, 那一定是 Flute 高手,準沒錯 !!

    march-flyer1.JPG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雖然春天無久長  總會暫時消阮滿腹辛酸
    春光春光今何在  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 就會看見心愛彼的人
    雖然人去樓也空  總會暫時給軟心頭輕鬆
    所愛的人今何在  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 就會看見心愛的彼的人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
    雖然路途千里遠  總會暫時給阮思念想要返
    故鄉故鄉今何在  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 就會看見故鄉的田園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 就會看見青春的美夢
    雖然前途無希望  總會暫時消阮滿腹怨嘆
    青春美夢今何在  望你永遠在阮心內
    阮若打開心內的窗 就會看見青春美夢

  9. Danny 寫道:

    呂泉生老師的作品內容,在 呂泉生文教基金會網站 http://kjeaf.org/27.html 可以提供一些信息給您
    音樂是一種主觀意識很強烈的語言, 我非音樂專業人士,所知有限, 可我 覺得, 他的作品持色是,
    呂老師把 “音樂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結合” 它反映出我們當時的社會形態, 精神文明…文化….林林總總…

    哎 !! 人類無法改變 咋天歷史,逝者己矣, 今天的美好陽光是 神所賜, 今天的一切都在我們的掌控中, 至於明天嗎 ? 讓我們來聽一首Doris Day 唱的, 您我都熟悉的懷舊歌曲吧 !!

    除了對老天給我們這麼多的大災難驚恐, 震驚, 落淚外, 說不定, 它也會讓我們產生一些新的思惟,新的醒思呢 !!!

    ” QUE SERA SERA ” … It means .. What ever will be, will be…世事難料阿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ZbKHDPPrrc

    When I was just a little girl
    I asked my mother, what will I be
    Will I be pretty, will I be rich
    Here’s what she said to me.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Que Sera, Sera
    What will be, will be.

    When I was young, I fell in love
    I asked my sweetheart what lies ahead
    Will we have rainbows, day after day
    Here’s what my sweetheart said.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Que Sera, Sera
    What will be, will be.

    Now I have children of my own
    They ask their mother, what will I be
    Will I be handsome, will I be rich
    I tell them tenderly.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Que Sera, Sera
    What will be, will be.

    呂泉生老師第二代呂信也, 台灣耆老,李春生孫女李慧玲, 林寬兒子林明陽, 也都在 Los Angeles 我們這附進從事
    合唱, 聲樂方面工作…
    談到李春生… 我想林炳然老師… 您的眼睛又為之一亮吧 ? 我及我太太和李慧玲非常熟稔 ..

    記不清那一年, 當呂老師健康很糟糕時, 此地愛樂者, 為他舉辦一場慶生音樂會,
    呂泉生老師在健康情況十分勉強之下, 只能勉強指揮一首, 那就是 ” 阮那打開心內的門窗”
    相信台二126位合唱團都己感受到….

    音樂, 它非僅是一種藝術成就 … 它更是一種歷史的見證 !!! …您說是嗎 ???
    因著音樂, 我們不再陌生 !! 更期待, 碰到音符, 聽不到吵雜聲 !! ….您說好嗎 ???

留下回應

留言內含太多URL、廣告常見字,可能被系統視為廣告而扣住不顯示,請待版主解除。或寫私信給板主

本Blog其他隨機文章(五篇)

  • 20080830「百日怒吼.全民站出來」大遊行
  • 台中一中八十年史內之戰前影像
  • 517用行動進行保衛大台灣之遊行
  • 黃石山‧蒼穹光舞 民宿、工作間、渡假與扮裝遊戲
  • 桃子園漂亮美眉園區探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