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籬笆與眷村文化
本文發表於 2017 年 11 月 02 日 08:46
談廖千瑤的〈眷村作為一種「符號」:淺談眷村圖像如何被再現〉大文
這是10/28(六)、29(日)第七屆台灣近代戰爭史學術研討會,廖千瑤發表的論文,在非死不可發私訊給他,問:你是竹籬笆內的人嗎,他答:不是。我說:你真大膽。
萬里(在平埔族巴賽語中稱為Masu「瑪鋉」),「瑪鋉」的平埔族巴賽語是「入侵的人」。作者就是「入侵的人」,也是窺視者,真大膽。
這篇文章是「文化研究」的課題,也是「台灣史」的課題。作者寫得中規中矩,引經據典。
74歲老人是竹籬笆在台灣的見證人。1949年,炎峰國民學校(1941年由草屯小學校改為草屯東國民學校),8月開學有上課,我是目擊者,不知何時,學校關閉,變成軍營,軍人佔領學校,並在運動場加蓋竹造軍營。
大學畢業選擇去大甲當老師,學生很多來自竹籬笆內的,3年過後,沒有聘書。這學校是許多眷村人成員,政工幹校。3年中,竟然沒有去眷村拜訪學生的家長。
理論上,1997年看到《六燃情報》,就開始第六海軍燃料廠的遊戲。2012年在完成文字校對,開始有機會去第六海軍燃料廠新竹施設,進行田野了解。
今年9月底10月初2天的眷村文化公民論壇,參加之後,深感痛苦。當一個20幾歲年輕朋友,用他在中社里社區的極小觀察,大談他的文化觀,舉西洋例子認為消失沒關係。我有些衝動想說台灣的矮黑人就可以當例子啦,最後還是沒說。這種眷村文化公民論壇,根本只是那些掌聲者,想玩自己想像的東西,根本不理什麼是「眷村文化」。
在論壇提出「眷村文化」有那些要素?眷村、各地聚在一起的人、鄉音、鄉食、鄉文化。但沒有用,眷二代會鄉音、鄉食、鄉文化嗎?在現代教育下,這些東西都不存在,那來「眷村文化」。在眷村現代化之後,有那一個呆子會再去強調他的鄉音、鄉食、鄉文化?
現在我們看到的「眷村文化」只是虛構的,有誰敢誠實展現第六海軍燃料廠新竹施設的眷村生活模式,沒有。
他們大力的毀滅第六海軍燃料廠新竹施設的房舍、75高齡大樟樹、環境..
廖兄,你所舉的寫真,還不貼切,你沒有看到大煙囪那裡有門牌的住戶,是如何對袋它們居住的第六海軍燃料廠新竹施設的工廠
2017-11-02, 10:05 上午
廖千瑤的〈眷村作為一種「符號」:淺談眷村圖像如何被再現〉全文
2017-11-02, 10:15 上午
Acu D. Chang 眷村的代表性符號是什麼? 密集式住宅? 所謂的各省美食? 擁擠的居住空間中還存留著小小的休憩空間? 還是青少年結黨成派?
Acu D. Chang 外省老兵有一部份是被家鄉抓丁, 手掌穿著鐵絲離開家鄉的, 他們未必認同青天白日旗, 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莫名其妙變成戰敗者而不自知.
Acu D. Chang 而且更妙的是, 那麼擁擠的空間, 照講應該會為了可以爭到的一小塊空間互相爭執, 怎麼會感情好到左鄰右舍水乳交融? 中間摻雜著多少文學家形塑出來的想像?
Acu D. Chang 眷村這個名詞已經被送上祭壇, 充滿太多的”幻想”
·
Acu D. Chang
Acu D. Chang 現在出來的聲音, 隱惡揚善的多
Acu D. Chang 有沒有關於眷村原地主的研究成果? 這些當年被迫獻地的農地, 現在不知道好不好?
2017-11-02, 10:19 上午
Acu D. Chang 看過一遍了, 謝謝廖老師, 大家真的要好好努力把眷村除魅化
Acu D. Chang 順便偷渡一下下一篇, 我小時候在軍用醫學書籍上, 有看到DIY請用保險套的字眼
林炳炎
兄的「文化研究」功力驚人, 說「文化研究」的行話除魅化!!!請用保險套ㄝ天ㄚ老人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