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

本文發表於 2007 年 12 月 29 日 10:30

fix1.JPG2007/12/14第九回的「開放的台灣史讀書會」報告聚會,邀請費德廉老師蒞會報告,題目:Shots from the shadows: The Formosan aborigine portraits of St. Julian Edwards (從陰影中的鏡頭:聖朱利安˙愛德華士的臺灣原住民影像),談十九世紀一奇特的攝影師聖朱利安˙愛德華士,從他的作品看1870年代的台灣影像。

15日我們在公教中心福華飯店共進早餐,他送我去年出版的《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原書英文名稱是《Curious investigations: 19th-century American and European impressions of Taiwan》作者:費德廉 譯者:羅效德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21日。 羅效德是費夫人。

德廉老師在網路上有一精彩的Formosa台灣史網頁,請大家上網參觀。他是非常認真努力的台灣史學者,研究領域很廣,最近似乎專注於非漢字或日文部份,一些洋人所留下有關台灣的文字與影像,為台灣史研究領域開闢新的空間。他常借重黃智偉兄在台灣地名與影像的特殊努力,有次與黃兄一起去日月潭做歷史觀光,他憑地圖就知道何處以前是電車路線,他用雙腳踏查做台灣史研究。上述的書籍地名經過他的校對後,代表信用保證。 去狄卜賽家時,康妮安排我去密西根大學安堡校區參觀Joseph Beal Steere的收藏品,目前殘留的已經不多,回來後有寫報告,但找不到那檔案,找到再貼出來。

讀完Joseph Beal Steere這一章,迫不及待的上網報告。1998年的台灣史論文發表會,第一次聽到費德廉老師的研究,在《紅毛土技術史在台灣》如此記述:

這些論爭者是否有台語文學的創作?黃石輝的未出版作品是『以其自殺,不如殺敵』,請詳1996年《台灣新文學6》呂興昌的『頭戴台灣天,腳踏台灣地—論黃石輝的台語文學兮觀念和實踐』。我讀到費德廉(Douglas Fix)在1998年的論文「From ‘Taiwanese Experience’ to the Traveling Doctor’s Subaltern Tales :Colonial Modernity Radical Vernacular Critique」,本文討論賴和的《富戶人的歷史》,未出版。《文學台灣》第1及11期有林瑞明及呂興忠分別討論過。賴和以走街先筆名寫此文。文中富戶人影射霧峰林家,透過走街先乘轎子往診時,2個轎夫對談引出人民對富戶人為富不仁的不堪的致富傳說,敘述中帶著非常強烈的批評,走街先顯然不了解苦力的吶喊,認為轎夫講講話能使他們肩膀輕鬆一下,不能與轎夫產生同情的共鳴,是知識份子的驕傲。賴和以走街先在轎子到大腳崎時,轎夫暗示其父下轎,體恤轎夫的辛苦,他竟以昨夜晚睡不肯下轎,批判沒人性的知識份子只會騎在勞動者的頭上。賴和的小說創作年代正處日本殖民政府進行社會教化運動,想把殖民主体轉換成帝國主体,運動是教導殖民主体,摧毀他們日常的壞習慣,合理化他們的日常生活及農業生產方法。1936年此運動升級為社會教育及農村復興運動,以有系統的轉化台灣鄉村、殖民社會及台灣文化。同時加速台灣工業化腳步,重要工業如鋁業、重化學工業等在台灣設廠、松山機場竣工、台灣拓殖會社成立,進行台灣經濟自給自足。同年小林躋造總督就職時提出工業化、南進化、皇民化,時局越來越緊張,台灣終於進入歷史上最黑暗的30年。賴和的小說及台灣人的台灣話文運動就在軍國主義高壓下,像凍原植物一樣,在冬雪中冬眠,一直要到1978年第二次台灣鄉土文學論戰,春天再度來臨,才掃除冬雪,台語字典一本一本問世,台語歌謠成為歡唱歌曲。延續著以往反殖民、反壓迫的未完成的鬥爭。

提到賴和的小說,一定會提到《一根秤仔》,這是諷刺殖民統治的小說。當一個社會有「我們」與「他們」(the Other)之分時,批判「他們」是容易的事。賴和有見於此,在《富戶人的歷史》批判「我們」,是抵抗的重要起點。請問知識份子,你還在轎子上,捨不得下轎子嗎?2001年10月14日禮拜天聽彭明敏教授與李前總統登輝的對話,談到「我們」與「他們」處,令人動容。

9 回應 針對 “看見十九世紀台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

  1. 林炳炎 寫道:

    禮拜二下午,天氣冰冷有風,康妮幫忙連絡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 Ann Arbor人類學博物館,想去看Joseph Beal Steere(1842~1940)的Collection,館方Ms. Karen Obrien已經把Collection放在桌子上,共有台灣山杉、台灣肖楠、台灣楠柴、台灣石柳、台灣樟材等木材樣品,上有台語發音之注音。一雙皮鞋,底木材上皮。木湯匙大小各1。竹筏大(45cm)小(25cm)各1。3個樟樹木碗。泰雅布1。Chewuon hunting coats 1。布5。鋸1。Rice basket 1。烘爐1(小型懷爐)。康妮很得意的笑說,比她收藏的少。2003吃過感恩節大餐後,回台灣所寫(底特律的擁抱)。

    這本書非常精彩的記錄外國人在台灣之活動,文字流暢,可讀性非常高.不同於一般英文翻譯,建議大家去買一本讀!也建議學校能有此書典藏.

  2. 陳凱劭 寫道:

    台灣新聞局出版的「台灣光華(Taiwan Panorama)」雜誌。
    (註:此雜誌是宋A做新聞局長時創立,很久以前叫光華雜誌,英文名Sinorama, 支那全景、支那風光之意;在姚文智局長時代正名「台灣光華」)

    2006年8月第100頁
    替台灣保存記憶的費德廉(網頁共五頁)
    http://www.taiwan-panorama.com/show_issue.php?id=200689508100c.txt

  3. 陳凱劭 寫道:

    這本書裡有一套十九世紀洋人來台灣拍的照片(大部份是台灣山林平原的平埔仔,還出現了本土台灣土狗),大概兩年前在台大圖書館展覽過;教育部也有買下使用權,用那套照片印成月曆發送。那套照片是西方化學寫真術發明十年之內拍的;杜正勝曾經推論說,它可能是台灣土地上第一套寫真,他很高興那套照片一百五十年後再度回到台灣來。

    看到那套照片,如果不講解的話,很多台灣年輕人恐怕不知道,十九世紀的台灣,除了鹿港、艋舺大稻埕、月津(鹽水)、台南等海港河港有漢人聚集;而台灣廣大的土地仍是平埔仔、高砂族的世界。(日本時代的高砂族定義,是排除平埔仔熟蕃的)。

    陳水扁這八年,我認為失敗之一,是沒有用心去發掘台灣平埔仔的歷史,恢復平埔仔的地位,原住民委員會所定義的台灣原住民,並沒有廣大的平埔仔。陳水扁這個受國民黨洗腦教育一路考第一名的考試機器,業務接不完的律師,沒有哲學史學美學的深度;他隨時不忘提起,他口袋裡還放著一張紙條說他祖先來自福建某村云云,這是從清末、蔣幫國民黨一直灌輸詐騙台灣平埔子後代的思維啊,說台灣人是從中國來的。

    陳水扁他老家官田麻豆一帶,其實是嘉南平原上的西拉雅平埔仔大鎮咧。陳水扁的師弟,台南縣長蘇煥智,臉型口音與陳水扁百分之七十相似,他是台灣最努力恢復平埔文化的縣長,也一直以平埔仔後代為榮。

    現在的教育之下,年輕人隱約知道台灣有個原住民族叫「平埔仔」,但學生多半以為是某個「少數民族」罷了,竟然不知平埔仔是大多數台灣人的共同祖先。

    中國的民族學史觀,都說台灣98%人從中國來,只有2%高砂族原住民。沈君山去北京與江澤民對話,他們兩個都這麼講,所以他們兩個都說除了這2%的不算是中國人,其他都是純種中國人。

    台灣現有人口裡,真正的「純種中國人」,不會超過10%。90%以上的台灣人有平埔仔與高砂族血統。

    台灣戰後突然發明的一個名詞叫「高山族」、「山地同胞」、「山胞」云云;這是嚴重錯誤的名詞。大概是1945年後某個不識字兼嘸衛生支那人官員來台灣,一聽台灣人講「高砂族」,他就亂改為「高山族」。「高砂」與「高山」一點關係都沒有(反而有海島之意),「高砂」其實就是「台灣」的意思,「高砂族」就是「台灣族」的意思。「高砂族」三字其實是沒有歧視的,反而說明他們是台灣主人。

    紅頭嶼達悟族(ヤミ),不但不是高山族,反而是100%海洋民族;卑南族及阿美族,大多數住在台灣東海岸平原上,根本是平地、海洋民族。

    「蘭嶼人是山胞」,我猜還有很多腦殘會說對。就像「海南島是大陸的一部份」,我猜也很多腦殘會說對。(一個島怎麼會是大塊陸地的一部份咧?)

  4. 林炳炎 寫道:

    1980年代的社會運動中, 有一個很少人知道的運動–平埔運動, 但由於政治或社會運動太熱烈, 掩蓋了平埔運動, 以至於以後不曾再聽到平埔運動的出現, 根據古荷蘭人留下來的巴達維亞日記, 那時候的原住民使用的語言是馬來西亞與chinese, 而chinese應該解釋成普遍在亞洲南方人民所使用語言, 在台灣就是台語, 在福建就是閩南語. 這也就是說台語中有不少詞彙與東南亞語言相通, 而無法以漢字表記.此外, 陳第的東番記有< <譯其語>>, 換句話說陳第這個馬祖人是通台語的.

  5. 林炳炎 寫道:

    http://www.britishpathe.com/record.php?id=19056

    Formosa, Argentina (?) “Formosa – ten thousand miles away – where the season’s marriage is about to be celebrated.” L/S of large number of men in traditional dress dancing around in a circle. C/U of their bare feet. “The Bride’s attendants wear pretty ensembles.” Men dance in a circle wearing large head dresses. More shots of the dancing.

    “I, Kal-a-to-nia, take thee, Tio-kan-du…” C/U of the bride drinking from a small cup. C/U of the groom doing the same. L/S of the villagers enjoying the celebrations in the open air. C/U of another couple drinking from the same cup. C/U of a sombre looking couple.

    “In Formosa, Grooms are men.” Side view of a tribesman who holds a sword. “The happy couple built their own home.” M/S of man carrying large branches and stacking them up against a wooden building. C/U of a woman smoking a large root – bizarre!

    Was an item in Eve’s Film Review issue number 585.

    這是那一族???(這是王逸峰發現的影片)

    以下是陳凱劭的回答:
    1.這是台灣阿美族(Amis)
    2.它文字有 Argentina 字樣,我想是這樣的。Formosa是葡萄牙語,美麗之島的意思。但這個詞並不是專有名詞。葡萄牙水手航海遍及全世界,所以事實上地球有十幾個地名也叫 Formosa 的Argentina (阿根廷)也是其中之一。Formosa 在阿根廷,是一個省的名字,也是該省的首府的城市名 http://en.wikipedia.org/wiki/Formosa,_Argentina

    3.雖然地球上有十幾個 Formosa,但最有名,被西方叫最久的應該是台灣沒錯。
    4.我猜是這段影片送回英國之後,歸檔者不知 Formosa 是什麼,於是去查字典,發現阿根廷有個 Formosa於是就被寫進去附註裡了,但因為不確定,就加一個問號了。

    所以Formosa與Taiwan不是一對一的對應關係。

    這段迷人的影帶就像失去的香格里拉一樣,值得台灣人去觀賞。

  6. LINK 寫道:

    同網站的達悟族的影片
    http://www.britishpathe.com/record.php?id=16720
    如果阿美族的默片是1932年拍攝的,
    這部片應該也是差不多同時期。

    Formosa, East Indies.
    Shots of children climbing up into a house on stilts. They eat a meal together. A group of boys sits around a carved wooden boat. World map with dotted line animated from San Francisco to Formosa. C/U of boys carving wooden models. Young boy shows his finished model to the camera. C/U of small round discs being pounded with a stone tool. C/U of flat piece of shiny material (straw?) being pounded then held against a triangular construction in progress. The triangular creations are lifted up and placed on the head – very large, strange looking hats! Group of women perform a traditional dance on the beach which involves throwing their heads backwards and forwards quite vigorously. Same dance performed at night.

  7. 林炳炎 寫道:

    dscf1230.JPG

    2010/11/12「開放的台灣史讀書會」聚會,邀請費德廉老師(Professor Douglas Fix)(Reed College, USA 美國瑞德學院)蒞會報告,題目The global entanglements of a marginal man in treaty-port Xiamen, 1862-1906 (一個邊緣人在條約港廈門的全球性的際遇與糾纏)

    2年前他以:聖朱利安˙愛德華士的臺灣原住民影像,談十九世紀一奇特的攝影師聖朱利安˙愛德華士,從他的作品看1870年代的台灣影像。

    Abstract: Grandson of a freed American slave but a British colonial subject by birth, St. Julian Hugh Edwards procured coolies for the Spanish government, rented property to American consuls, and supplied foreign naturalists and treaty-port papers with excellent photographs of Formosan aborigines. His business dealings included land deals with “Eurasian kinsmen” and Xiamen Chinese, trade with European mercantile companies, and gambling opportunities for low-class native laborers. Consular court cases against Edwards ran the gambit from petty debt and assault to the illegal recruitment and shipping of Chinese coolies to Cuba. This ‘black-faced man,’ talented photographer and merchant with a talent for language was often on the wrong sid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onsular law. Edwards’ commercial, legal, and social entanglements reveal the complexities of a southern China treaty-port community and its global networks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這個題目如果是我下的話,會變成:『讓世界看得見台灣的攝影師聖朱利安˙愛德華士之傳奇命運』費老師在研究這主題已11年,漸漸有成果。期待他早日完成研究。

    愛德華士的父親是緬因州黑人,母親是麻六甲人,在麻六甲出生,2歲時遷居新加坡,他會很多種語言,1862年以美國公民身份遷居廈門,然後以此為根據地發展他的事業。他與Swinhoe 、Steere 、李仙得等人都有業務關係,提供多樣服務。

    從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論述史來看,上面這些150年前來台灣的人,他們拍攝寫真,留下研究文字,讓「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更加清晰。

    他昨天也提到李仙得傳的文稿已經完成,正在找出版社出版中。

    dscf1229.JPG

  8. 李仙得1869-1870 年之臺灣西部圖譜 寫道:

    一塊高度開發的地帶:
    李仙得1869-1870 年之臺灣西部圖譜
    費德廉
    摘 要
    1869 年底,駐廈門的美國領事李仙得從淡水港出發,南下一直走到臺灣府城,
    一路上並詳細地調查臺灣西部的地理、地質等情況。其視察成果,紀錄在李氏的
    未刊稿《臺灣紀行》,以及他手繪的「臺灣與澎湖群島輿圖」。本論文利用收藏
    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李氏手稿、手繪地圖和這兩項原始資料所附帶的照片與地質
    圖片,探討當時李仙得如何替褔爾摩沙島的「華人地帶」製造各種形式的圖譜,
    建立可能是當時歐美人士最詳細的「臺灣知識」。

    本研究有兩個重點:第一,分析李仙得調查、紀錄,以及敘述(包括文字、
    地圖與圖像方式的描繪)臺灣西部平原與丘陵地帶地形和地方社會的工作過程。
    第二,討論透過此調查與紀錄過程所製作的成果,即李氏留給後代的彩色臺灣輿
    圖、地質圖像、文字描繪之表徵等。李仙得的製圖論述、實地接觸經驗,以及如
    何有系統地製造與傳播其「西部臺灣知識」,都是本論文探討的課題。本研究除
    了專門探討李氏繪製的城鎮與鄉村地理、清朝行政區域、農業資源分布、地方社
    會與文化現象等題目,也試圖透過李仙得對其路上停留之處的紀錄,探討他與雇
    傭的苦力、攝影家與嚮導,如何經驗當地的地勢與村民。李仙得偶爾也比較十七、
    十八世紀歐洲人的臺灣地理知識與自己的認知,對此課題本論文亦有初步的分
    析。論文最後一段則說明李仙得的「臺灣西部圖譜」,如何影響往後歐洲與美國
    官方人士繪製與傳播的臺灣地理知識。

    關鍵詞:地圖、製圖學論述、歷史地理、自然史、地質學、知識建構、褔爾摩沙、
    十九世紀、反製圖

    Douglas L. Fix:
    “A highly cultivated country”: Charles Le Gendre’s Mappings of Western Taiwan, 1869-1870
    頁 1-45

    【版主註】美國最偉大的軍事戰略家李仙得的研究報告。本文由費德廉寫,全文詳http://www.ith.sinica.edu.tw/quarterly_03.php?DB_Qua_MagID=595。

  9. Anonymous 寫道:

    很難想像,遠在一百五十年前的清朝,就有那麼多西方人到過台灣。這些各行各業的人士,有些是牧師,有些是收稅員,有些是探險家,也有軍人和商人;他們有些在台灣長達數十年的時間,為台灣竭心盡力,有些只是路過,甚或只在台灣待了短短幾天的時間,但這些人,都基於各種各樣的理由,留下了許多精彩的台灣故事。

    這本書選錄並註解了十九世紀期間,台灣港口正式開埠前,十四個西方人留下的二十篇台灣遊記、書信或調查報告,這是當時歐美人士對台灣人民、景物、資源各方面極基本,卻很獨特的調查。

    這十四個西方人所留下的文字,有相當的部份是從未在台灣發表過的,也有已出現過的重要人物,但本書選輯過去被遺漏的重要文章。他們旅行的地點遍佈全台,連當時極少人去的東台灣及中央山脈原住民部落都留下他們的足跡。記錄的範圍包括原住民的神話、傳統習俗,台灣的地質調查,婦女教育狀況,都是現今較少留下記錄的部份。甚或還收錄了當時大英百科全書記載的福爾摩沙詞條,足以瞭解當時西方人對台灣最基本的背景瞭解。

    本書中尤為難能可貴的是,當時遊記中所有提到的地名,都經調查,復原目前的地理位置,並附有地圖標示。當時的記錄中,對各地點的記錄多半只有當時當地的發音,要復原地點,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而此書做到了,這讓它的閱讀價值,更提高了一層。

    這些早期來福爾摩沙訪問的旅行家中,許多很可能都是非常敏銳且仔細的觀察者。他們應用其時代所獨有的思考模式、專業,或訓練,來瞭解那對他們來說是很陌生的福爾摩沙現象。瞭解他們的認知,會是對自己的一種挑戰,同時亦可使我們得到啟發。

留下回應

留言內含太多URL、廣告常見字,可能被系統視為廣告而扣住不顯示,請待版主解除。或寫私信給板主

本Blog其他隨機文章(五篇)

  • 竹筋コンクリ-ト
  • 台灣沒有黑道只有聖人
  • 北投泉源路57號—狄卜賽的居家生活寫真
  • 台灣命運交響曲大指揮杜魯門
  • 高雄中學戰後首任校長林景元寫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