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插花 你插草

本文發表於 2007 年 09 月 11 日 15:21

p1130097.JPG第七屆東亞STS會議在神戶─大阪舉行,時間12-14/Jan./2007,這是東亞四國STS會議,台灣、日本、韓國與China四國,讓學院外的素人有機會表現。

與會人員除我之外,都是以國家資源(人民納稅錢)作研究。曾在日本或美國發表過論文,用英文的次數不少,在日本早稻田大學使用台語再請人通譯,可以過濾不當的用語,會後午餐時,北京大學的教授說「你的普通話很好」,說台灣話是為了在國際上發聲。

本來準備用日語宣讀論文的,到了會場才知道大會規定用英文,臨時將Power Point改成英文。賴皮的China宣讀者,根本不理,甚至於由學生代讀。China與會者在晚上的三の宮鬧區宴會中,對服務生粗魯的行為,讓我大開眼界,客人要離去時,都要去櫃檯領鞋子,他竟然說,妳講的話我聽不懂,為什麼不講他聽得懂的話,還硬是不離開櫃檯,穿好鞋子才離開。

p1130099.JPG題目是非常冷僻的技術史,從基隆港築港使用火山灰之試驗,談到熱蘭蔗城到荷蘭移植羅馬火山灰之技術到台灣之可能性。由於賣弄在日本挖掘史料之豐富,短短30分是不夠用的,最後想談的日本時代的文化現象只好取消。京都大學西澤英和博士特地從京都趕來聽我的報告,寄很多篇他所寫有關真島健三郎的文章給我,從這些學到不少明治初期~1900日本在火山灰混凝土技術。去年他來台灣時,知道我剛從醫院回來上班,特地與台灣科大教授王惠君博士(成大建築系畢業留學日本),來辦公室探視。

在《紅毛土技術史在台灣》有一章「技術、語言與文化」,這一章非常難以書寫,「技術與語言」部分的處理尚可;「語言與文化」有本源的內在關係,沒有多少人會質疑。三者放在一起,有很困難之處就是「知識的傳遞與接收」,盜用莊子輪扁的寓言,暗示要自己有求道決心,否則沒有「知識的傳遞與接收」關係。

from-mrs-chen.JPG下面這謎語是先輩們在面對文化差異的敘述,問題是如何用現代文化研究的方式去解讀?朋友,你有何想法?

「人插花 你插草;人抱嬰 你抱狗;人未嫁你先走(私奔);人坐轎你坐糞斗;人睏紅眠床 你睏屎礐仔口」。你先走(私奔),你坐糞斗(日式人力車),人睏紅眠床(老式的床) 你睏屎礐仔口(睡在便所門口)此童謠充滿差別心,強烈的表達兩族群的文化差異,産生的文化歧視問題。此處「人」(I)是指我們台灣人,而「你」(You)是指日本人。後來出現的版本是「你」改為「伊」(かれShe/He)。此童謠表現出台灣人要留在前近代,不願進入近代(モダン)。現今台灣,很多人抱狗、未婚先同居。顯然不願進入近代(モダン)的抵抗是失敗的,或者近代化是無可避免的。

p1130130.JPG「私は花をいけて、あなたは草をいける。私は赤ん坊をだっこして、あなたは犬をだっこする。私が嫁がないうちに、あなたはかけおちする。私はかごに乗って、あなたは人力車に乗る。私はベッドに寝て、あなたは便所の戸の前に寝る。」この童謡の二項対立は差別に満ち、二つのエスニックグループ(ethnic group)の文化的差異や、文化格差の問題をはっきりと描いている。ここで「人」(私、I)とはわれわれ台湾人をさし、一方「你」(あなた you)は日本人を指している。後のバージョンでは、「你」は「伊」(彼/彼女 she/he)となっている。この童話は台湾人が前近代に留まり、「近代」に進もうとしないことを表現している。現在、台湾では多くの人が犬をだっこし、結婚前に同棲している。明らかに「近代」を拒否したことは失敗だった。あるいは、近代化は避けられないものだったのである。(日文由宮崎聖子博士翻譯)

感謝台大公共衛生學院老師林宜平博士將台灣隊在STS會議之寫真彙集並送我光碟,更要感謝拍攝的隊友,專心報告與吃飯的我,名字給忘掉(頭部手術後遺症)。

以下是本次會議報告內容:

13 回應 針對 “人插花 你插草”

  1. 林炳炎 寫道:

    感謝凱劭把20070113神戶大學STS報告完整版(Word格式)帝国の技術—基隆築港火山灰コンクリートの試験—這篇論文貼出來,歡迎各方人士指正。

    他同時把20070113神戶大學STS報告簡報(Power Point 格式)貼出供大家知道我如何去Presentation。

    題目是非常冷僻的技術史,從基隆港築港使用火山灰之試驗,談到熱蘭蔗城到荷蘭移植羅馬火山灰之技術到台灣之可能性。由於賣弄在日本挖掘史料之豐富,短短30分是不夠用的。請詳此文或拙作《紅毛土技術史》,在書中有:

    作為台灣人讀技報堂出版的《コンクリートの長期耐久性—小樽港百年耐久性試驗に學ぷ》,其最平常的反應是說幾句讚佩的話語,然後沒有意見的闔上書。但一個コンクリート素人遊戲者,除了發現此書有錯誤外,還發現參與撰寫者沒有問題意識,他們只想遷就自己的知識而沒有意識到歷史脈絡。

    這100年技術的進步非常快速,為此書組成小樽港コンクリート耐久性調查委員會,委員長與副委員長及委員35人,其中委員長為此書監修者,10名撰寫者將自己的專長寫進書內,相對而言,広井勇的重要性不見了,明治時期築港混凝土塊龜裂問題的情境被忽略。這當然是コンクリート專家在寫或研究技術史所容易犯的毛病,他們沒有歷史感。

    在撰寫本書時,很意外的讀到日本進駐軍セメント規格,也有感於美國混凝土學會(ACI)之跨國擴張,コンクリート學者以成為其會員為基本必備身份,在ACI發表論文是學術地位之印證。戰後,日本コンクリート學界向美國傾倒是大環境不得不然,但其失去「主體性」,卻令人不滿。這種學術的斷裂性,日本人似乎沒有去研究與思考。作者有一種強烈的感覺,現代的日本コンクリート學者似乎無法欣賞明治時期的コンクリート。

    很可惜,一尾珍稀名貴之魚(小樽港百年耐久性試驗)竟然被隨意烹煮而失去應有的佳餚地位。

  2. 林炳炎 寫道:

    應花東大學歷史學系蔣竹山教授的邀請, 前往參加 第二屆後山學堂:大眾史學研習營

    第三天 2008 年 7 月 12 日(六) 第八場 時間08:50-10:30 講 師 林炳炎

    課程內容: 古蹟․觀光․技術史—從基隆築港談起

    報告摘要

    0. 前言
    1.戰前的混凝土技術史 (人造水泥給予專利後)
    2.戰後的混凝土技術史 (人造水泥給予專利後)
    3. Zeelandia Fort的築城 (天然水泥)
    4.9000年來的混凝土技術史
    5.結語與討論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2段1號

  3. 王惠君 寫道:

    林先生
    拜讀了您的部落格,看到您各方面的文章,非常有趣。我相信混凝土確實有因商品化的關係,或是法規容易制訂的關係,而使得真相並沒有被瞭解。只是我不是材料和實驗方面的專業,很難就這個主題說什麼。西澤教授曾就戰前的混凝土建築與戰後的比較,提出戰後的混凝土會因時間而劣化,而戰前的混凝土有強度越來越強的狀況。很可惜其他關注這個主題的專業者好像不多。 王惠君

  4. 林炳炎 寫道:

    王老師
    您說的沒錯, 那是因為水泥有過量的CaO存在混凝土未水化, 當過量的CaO與水份接觸就會產生白華, 而流出來造成外觀上的問題與混凝土中性化問題. 如果混凝土在拌合或配比設計時加入適量的火山灰或飛灰, 它能將過量的CaO水化而不會產生白華.

    1987年12月的International Concrete刊登Florida州Barry大學應用考古科學系主任Dr.Joseph Davidovits的一篇文章「Ancient and Modern Concretes:What Is the Real Difference?」,這是美國混凝土協會(ACI)的機關誌之一。Davidovits對9000年來各種concrete考察,提出為何2000年前的比1824年以後有較佳耐久性?他指出現代混凝土的壽命有的沒超過50年就開始退化,特別是修復埃及古蹟時,新混凝土竟然比舊混凝土更不耐久。

  5. 北投埔 寫道:

    pozolan0001201.JPG

    整理資料, 讓很多找不到資料跑出來, 這是ACI出版的《天然波索蘭用在混凝土中》,天然波索蘭中火山灰佔其中一大部分, 其他還有珪酸土, 黏土等. 此書完全不談日本的研究與使用, 我的譯文當然就有日本或台灣的研究與使用. 因為這孤僻的題目少受重視, 會英文的大部分不識日文.上面是封面, 底下是封底.

    pozolan0001301.JPG

  6. 林炳炎 寫道:

    p24501.jpg

    20100508與09兩天早上到公館,然後就進入圖書館想找一些「美援」資料。首先就嘗試找《自由中國之工業》雜誌(這是欺騙台灣人的出版品,它的名稱應使用柯旗化《台灣監獄島之工業》),在雜誌想找「美援」「出國」或「技術合作」。看到「火山灰」與「嘉新水泥」,這是第三卷第五期(1956)。顯然,「火山灰」還沒有死亡,但「嘉新水泥」一完工,就非死不可。這件資料已經看過n次,只好貼在網路。很遺憾,未標示作者名稱,但我知道不是黃全就是陳燿煇。

    p24601.jpg

  7. 林炳炎 寫道:

    img_5190.JPG

    20100515~16第二屆台灣STS年會暨會員大會。本次會議將於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舉行,我報告的題目是『基隆築港之火山灰混凝土試驗』。這其實是2007年在大阪大學報告的簡化版。感謝學長拍的寫真!!!

  8. 林炳炎 寫道:

    5月16日朋友及林崇熙會長問了問題,用
    1987年12月的International Concrete刊登Florida州Barry大學應用考古科學系主任Dr.Joseph Davidovits的一篇文章「Ancient and Modern Concretes:What Is the Real Difference?」來回答最適當。

    What Is the Real Difference?正是大會的主題,從3000年的角度看,差異可能不大。理由是9000年來,不少Concrete被製造,而1824年cement專利到現在,還沒有超過200年,那要看3000年後有那些還存在。

    至於火山灰如何使用,那當然是knowhow,技術有時非常簡單,但碰到以學術來討論,常常很麻煩。

    pyl001.jpg

    回來看到大會給我的頭銜是「獨立學者」,專門搞獨立的人。這大概會是我最高榮譽稱號。

  9. 北投埔 寫道:

    2011/4/16 吳宏銘兄送我台灣e店撒可努的獵人學校calender,撒可努的筆觸非常簡樸自然可喜,表現出排灣人的自信。這是這些年來社會運動,讓每個人都比以前有自信,這是好事。

    第四篇 技術、語言與文化
    4.台灣話中的日語外來語
    「氣毛歹」(讀音kimobai)(心情不好),「氣毛鈃」(kimo- giang,鈃讀giang,請司公來鈃鈃列是請道士來驅邪)是「氣毛歹」的反義詞。台灣有一網站「奇摩網」就是從台語氣毛而來:www.kimo.com.tw。「氣毛spring鈃」(kimo- spring- giang)是「氣毛鈃」的最高級的形容詞。「氣毛」來自日語的「氣持」(kimochi)。我的朋友吳國安說,「氣毛spring鈃」的另一說法是「氣毛sakurieu鈃」,sakurieu是原住民語言(南島語系),意思是最高的、領導者等意思,問過撒古流本人,他的全名Sakuliu Pavavalung,台灣語言混雜更讓人訝異。

    一個年輕的工師考進台灣電力抽蓄工程處,有一天負責訓練他的資深工程師跟他說「來げんば」,他心想每天都吃肉,怎會げんば(台語想要吃肉)?他沒有開口問,只拿著安全帽跟他走,後來他才恍然大悟,原來げんば是「現場」這兩字的日語發音。在台灣,後輩常是用這種方式從前輩那裡學到技術。先學日語專門用語,然後進入技術內涵。

  10. iean_ussa 寫道:

    好有趣, 我終於知道 kimo- spring- giang ! 原來如此, 謝謝!

  11. 北投埔 寫道:

    「人插花 你插草;人抱嬰 你抱狗;人未嫁你先走;人坐轎你坐糞斗;人睏紅眠床 你睏屎礐仔口」。

    這童謠看到另一版本,資料如下:
    作者是阿草,羅福助唱,也就是說羅把這童謠再發表。

    『阿草』(題名)

    阿草、阿草、拋輪斗,溪溝頭溜溜走,追未着咪嗎哮。
    人插花 伊插草;人抱嬰 伊抱狗;人未嫁伊先走;
    人坐轎伊坐糞斗;人睏紅眠床 伊睏屎礐仔口
    伊睏屎礐仔口

  12. Achiak 寫道:

    個人以為讀那首童謠或念謠應回到那個時代背景去看,那是台灣人在被日本殖民之下,不認同日本人,進而揶揄日本人的念謠,當然有強烈的差別心,表達認同自己的身份和文化如此而已,若因此批評當時的台灣人拒絕現代化不免太超過了!

  13. 北投埔 寫道:

    火山灰廣告

    0730.jpg

留下回應

留言內含太多URL、廣告常見字,可能被系統視為廣告而扣住不顯示,請待版主解除。或寫私信給板主

本Blog其他隨機文章(五篇)

  • 清水第一發電所の見学
  • 姊妹橋—2004年印象
  • 東埔電車驛至水頭谷電氣鐵道支線探索完結篇
  • 狄卜賽垃圾之迷如何求解?
  • 狄卜賽垃圾之迷與毒漂亮美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