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文章: ‘美援’

2007/12/16民視台灣演義專訪

2007-12-18

nti1mtk.jpeg

(閱讀全文…)

East-West Tie Line & The next bite?

2007-11-09

east-west-lin.JPG

台灣電力的供應原分成好幾個電力島,但日月潭完工後,這些西部電力島變成販賣台灣電力的電之會社,最後就被台灣電力兼併。東台灣亦大致如此而形成東台灣電力。1944年花蓮的日本鋁廠未被炸毀而立霧銅門末被淹沒前,東部最大負載曾達31760KW,依日人開發計畫,在東部原計畫之各發電所興建完成後,除供應東部外,有大量剩餘電力可補助西部之不足。1944年已開始興建154KV東西聯絡輸電線,預定2年內完成。因迫於人工材料缺乏,在終戰前,完成線路測量、巡視路之開闢及木塔基礎之建築。此線路全長44KM,始於萬大發電所,終於銅門發電所,經過中央山脈海拔2820M,天長斷崖,工程相當艱鉅。

(閱讀全文…)

北部發電所除役後的下落

2007-09-14

dscf0015.JPG

北部火力發電所除役後的下落?是海科館施彤煒博士給我的超級困難題目。2006/10/24南下高雄南部火力發電廠,在那裡發現北部發電所除役後解剖的展示,展示板上說「在當時為最新穎之設計」、「本公司妥善保存歷史文物,並考慮物盡其用,精心規劃將展品精密部位作90度剖開,以不同顏色區分標示組件,使參觀者能清楚瞭解內部構造,供有心研究者作更深入之探討,並兼具觀光與教學功能。」

(閱讀全文…)

狄卜賽文書編目

2007-09-02

 

dscn4930.JPG

2001年11月14日搭乘西北航空公司飛機飛往底特律,狄卜賽夫婦與女兒麗泰在出境門口拿著de Beausset名牌等我,用簡單的英語傳遞濃烈的感情。上她們的車子,一路就開往Grosse Ile(大島),一路上就用幼稚園英語交談,相談甚歡。車子就在de Beausset家門前停下來,將行李放在客房,然後到de Beausset的書房,狄卜賽就引我到地下室,架上放一堆一堆老舊紙張,這一堆老舊紙張我稱之為狄卜賽文書(V.S. de Beausset’s Collections)。

(閱讀全文…)

狄卜賽文書台灣公開典禮

2007-08-23

完整報導,詳見:

(閱讀全文…)

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

2007-08-23

欲購本書,請洽:

內容介紹(原登於遠流網站,2004-09-14)

各位好:

鄭重宣佈《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V.S. de Beausset’s Order of Brilliant Star》今天下午已經在三民書局、南天書局、台灣の店上架,後兩者在台大附近,台北以外的三民書局連鎖店要晚幾天。學生與朋友照往例,請洽著者,恕不郵寄。

完全不同的美援歷史,以國內外檔案室所收藏史料撰寫,重要章節幾乎不用出版品內容。請大家務必推薦給圖書館購買,謝謝!

回想約在1994年聽了師範大學洪萬生教授的台灣科技史演講後,他把我哄進這危險的歷史黑洞。1996年已經完成《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發展史》,正等時報出版社出版。在台大歷史所的陳偉智兄帶領下,禮拜六下午從台北南下新竹,參加清華大學科技史讀書會,大概是5月底或6月初,我像大學時葉樹源教授教建築史的內容(他說希臘神廟為何要蓋在山岡上),青澀得很的學生從校門口往上爬,一面冒汗,一面祈求神的保佑,一個無神論者虔誠的朝聖心情。

在這10幾年中,也在台大的校內外研討課學習,用大廟口來代名此研討課,那清華大學科技史讀書會就是新竹廟。1996年,我連Kuhn, Said,後現代等都還沒有接觸或搞清楚。

1996年底與時報解約,次年3月自費出版《台灣電力株式會社發展史》。學術界的朋友當著我的面,在她用新台幣買我的新書上大畫叉,表示那是不可原諒的錯誤。由於,從打字排版都是老夫自己做的,瑕疵難免(格式出錯),但不至於罪該萬死。那種對學術圈外的排斥,我是很習慣的。在更早之前,有一篇文章刊登在《The Fibonacci Quarterly》上,我就把它用北京話寫出來,投到《數學傳播》上,以前都很順利刊登,這次被退稿,問題出在格式。我才警覺到在台灣給高中師生讀的《數學傳播》,其學術地位竟然高過國際期刊《The Fibonacci Quarterly》。原來1字新台幣0.3元也得依賴總督恩賜之原則。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