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文章: ‘科技史與文化’

2008台灣電力歷史建築參訪──水裡坑水力發電所之現場印象

2009-02-02

dsc06869.JPG

日月潭第二發電工事7月中竣工,門牌潭到水裡坑的水路大部分隧道與銃櫃溪之調整池在7月31日經遞信部當局檢查完畢。發電所是水車2台,內1台已經安裝完成,另1台8月底可完成。目下預定調整池機械無水運轉,此發電所經遞信部檢查,9月初可商業運轉。通水式及報告祭在7月31日以極簡單方式舉行落成式。第二發電所最大出力43500KW。負荷率大致是第一發電所的58~60%。(1937/08/26臺灣日日新報新聞『日月潭第二發電所竣工 通水運轉9月初旬』)

(閱讀全文…)

2008台灣電力歷史建築參訪──日月潭之現場印象

2009-01-31

dsc01841.JPG

通常會經過在魚池街外的司馬按工區總部建設部辦公室,今九族文化村入口前左轉小路賴姓人家。然後經孔雀園進入日月潭,路上會經過禪寺,我喜歡問德富蘇峰經過禪寺時,是否下轎禮佛?這當然是無解公案。德富蘇峰在日月潭水力發電工事開始後,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雇2部轎子爬這陡坡,在出版的《台灣遊記》寫真中,只有夫人在轎子上。他走的路線是,搭乘縱貫線火車到二水,換輕便鐵道就可到司馬按,然後爬約3公里的山路,那時工事用的電車路還沒有通到水社,不然他就可搭乘電車遊日月潭。

(閱讀全文…)

悼!妹瀨橋痛失最親密的孿生姊妹

2009-01-03

dscn2047001.JPG

 

 

20081228下午,我們一行13人,要去拜訪妳們姊妹們,先拜訪了姊川橋,一行13人在芒草中穿梭,有被芒草割裂流血的,但大家都很高興看到姊川橋的倩影。

但就在姊川橋附近的妹瀨橋,竟然找不到蹤影。大家在木屐囒溪邊努力找,終於在對岸發現另一半孤單的立在木屐囒溪邊左岸。

姊川橋與妹瀨橋是同時於1915年矗立在木屐囒溪邊93年,沒想到妹瀨橋竟然在2008年失去了另一半。

(閱讀全文…)

巫術或技術:霧社大壩戰後復工之技術轉變

2008-12-18

wudame.jpg台灣日日新報有關「霧社與萬大發電所」標題有19370220『貯水池は理想的な計畫斯界の權威者が太鼓判』、19370402『延長十里の大索道計畫外車埕から貯水池迄』、19370505『埔里眉溪間の自動車道成る』、19370508『踏查を終り埔里で解散』、19370826『貯水池と準備..索道機械は契約』、19371208『埔里霧社間の自動車開通式』、19380411『貯水池の “タムは東洋一”..』、19381123『發電の索道起工式21日擧行』、19390921『發電機國產品に依存』、19391119『發電機契約』、19401121『營舍來月10日に完成』、19401207『水電工事の請負霧社と萬大は一社に』、19410508『埔里、霧社間のバス運行開始』、19411129『萬大發電工事進展發電機近期送』、1941211『萬大發電所運轉開始』(內容是圓山)、19420224『發電所本年末に竣工』(新聞是第一發電所,戰後被改成第三)。

(閱讀全文…)

U-2:U. S. Naval Medical Research Unit 2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

2008-11-09

taih002.jpg此處的U-2不是指高空偵察機,而是指隱藏在日本時代興建的台灣大學醫院內的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U. S. Naval Medical Research Unit 2簡稱NAMRU-2),曾因去公保門診,接受問卷調查而成為它們肝炎帶原者的研究對象。國史館藏有幾張狄卜賽、霍寶樹(P.H. Ho)給王蓬的信函,檔案目錄名稱是海軍研究所。檔案不足,仍有可讀之處。朋友送衛生署檔案資料081/1684、081/112正可補缺。後面各節文字沒有081/1684、081/112這2符號的資料是來自國史館美援檔案目錄中的「海軍研究所」。

(閱讀全文…)

台灣人造雨研究所(Taiwan Rain Stim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2008-10-17

dscf0252.JPG

在拙作《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那本書之『懷特公司與保衛大台灣』章,有一節「人造雨研究所」:狄卜賽文書dB6《Second Report on Cloud-Seeding Experiments Over Sun Moon Lake Area 1951-1954》Taiwan Rain Stim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April 1956,22 pages。是人造雨研究所函送給狄卜賽的報告。

(閱讀全文…)

三太80 邁向國際

2008-09-23

dsc00795.JPG

2007年為公共工程品質金質獎事宜前往位在桃園大潭的北部施工處,去看準備工作及評審當天的運作情形,在簡報中看到這家民營公司成立於1928年,一直在思想應該花點時間去了解。但因事情忙碌,就沒有積極進行。今年,為同樣事由又引起我的念頭。去年,很遺憾的因某些理由而失去得獎。今年,時機成熟,公共工程品質金質獎新設設計類,估計設施類的設計獎參加者後,我就動腦筋到北部施工處。應邀前往台北科技大學報告我玩的題目,而報告內容會涉及台北工業學生的業績,就去位在中和的台灣圖書館,查閱1941《台北工業學校內大安工業俱樂部》這本書,意外看到本文男主角三太商會的創立人陳萍的公司廣告。

(閱讀全文…)

水車技術史The Technical History of Water Wheel(Water Turbine)

2008-09-18

waterwheel02.JPG

今年3月前往上谷關辦公室去看『大甲溪發電廠谷關分廠復建工程第II標電廠發電設備及附屬設備工程』,這是幾年來一直在等待的進度,達到可以「粉愛抹乎好 甲乎人看」階段,準備參加今年公共工程金質獎競逐。這工程命運坎坷,921大地震造成地理環境破壞,緊接著颱風洪水的肆虐,廠房進水,無法再發電。在原址安裝水車每部55,300kW共4部,與原安裝水車每部45,000kW共4部,在水頭不變條件下,4部機增加的裝置容量相當可觀,幾乎增加舊機組1部機。這樣的結果,吸引我想把很久以前閱讀Norman Smith “The Origins of the Water Turbine” Scientific American 242 (January 1980): 138-48.的水車技術史重讀一次。

(閱讀全文…)

新龜山發電所

2008-09-12

sinkuasan05.JPG

1939/06/16臺灣電力株式會社工事費600萬圓,在文山郡新店庄龜山建設發電所,橋樑道架設,從業員宿舍新築,1939/06/16午前11時在新龜山工地盛大舉行起工式。遞信部田技師、臺灣電力理事土木部長林將治、泥谷文山郡守、日東拓殖農林台灣出張所增田虎藏等來賓百餘位列席、祓式、降神、泥谷文山郡守來賓代表致謝辭。工事請負人大倉土木藤江三郎對松木幹一郎社長逝去表示哀悼。新發電所在烏來下方約3.92km,堰堤在烏來下方約1km地方築造。1940/08/07新龜山發電所隧道貫通,去年5月開工,隧道總長3560m,新龜山發電所預定明年2月竣工。1941/02/05新龜山發電所自1939舉行起工式後,會社遭遇資材困難,請負側在非常時期下電源開發報國而努力以赴。2月8日經遞信部池田技師做運轉測試,成績良好。12日確定可以營業運轉。土木請負業大倉土木、水車、發電機等機械由日立製作所承造,是最新式純國產品。(臺灣日日新報新聞摘要)

(閱讀全文…)

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像蒸汽般消失

2008-09-06

dscf0099.JPG您聽過台灣拓殖株式會社這個公司嗎?

在二次大戰終戰前,台拓、台銀、台電是台灣最重要三個國策公司,它們遂行日本帝國主義的國家政策,是殖民經濟中心。

戰後,三個公司皆被清算整理,台銀及台電被重整為戰後体制。

然而台灣拓殖則像蒸氣一樣消失不見了,由於沒有形成戰後的台灣拓殖,台拓之被遺忘似乎是自然的。到底台拓的本來面目是怎樣呢?

(閱讀全文…)

1942~1946ラバウル的台灣人軍屬廖來福樣的戰爭經驗

2008-09-05

dscf0250.JPG

2個禮拜前與葉雪淳前輩見面,送給他2份DVDカラオケ,這是興達施工處邱重仁課長的勞作,也就是說他與朋友結緣的媒介,另一份要請他轉送給住在葫蘆墩(豐原)的廖來福樣,與葉前輩在台電大樓大廳聊一下,他說應該前往葫蘆墩去拜訪廖前輩並且作口述歷史,因他曾去納卯(Davao)(耳聽錯誤,其實是ラバウルRabaul )。葉雪淳與廖來福兩前輩都是因認識丸紅的三田裕次樣才開始聽到名字,最後,都認識這兩位戰前出生的才子,兩前輩都是自學電腦也都玩音樂有成,其成果讓後生晚輩汗顏且景仰。

(閱讀全文…)

太魯閣號․寿工場․後山學堂大眾史學研習營

2008-07-12

dscf0219.JPG

離開太魯閣號,往花蓮後站走,開始興奮的渡假活動。接車的是研究助理林小姐,因一切連絡工作都是她做的,所以很親切的交談,她說下午是到鳳林去作「校長夢工廠」田野調查。我趕緊問花蓮有「ㄕㄡ丶工場」,妳知道嗎?現在流行ㄕㄡ丶身,但不是此ㄕㄡ丶,是「寿工場」,她不知道。我為了準備STS成員蔣竹山教授的邀請前往後山學堂的大眾史學研習營,用了渾身解數的知識去準備,在第一頁就將報告地點寫成「塩水港製糖会社寿工場」,要引發「疑」的效果。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