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50年代の台湾』国際学術シンポジウム
2009-06-29開 幕 式 : 松田吉郎 台湾史研究会長致詞
本次研討會,邀請台、日兩國學者,探討台灣在1940、50年代與日本與美國,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層面,在歷史上的連續與斷裂的意義。期望建立兩會及台日之歷史學者長期的制度性交流管道,提供雙方學者共同研究、討論的機會與平台,並進而擴大台灣歷史學會與日本台湾史研究会的學術交流。
開 幕 式 : 松田吉郎 台湾史研究会長致詞
本次研討會,邀請台、日兩國學者,探討台灣在1940、50年代與日本與美國,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層面,在歷史上的連續與斷裂的意義。期望建立兩會及台日之歷史學者長期的制度性交流管道,提供雙方學者共同研究、討論的機會與平台,並進而擴大台灣歷史學會與日本台湾史研究会的學術交流。
一般人是不會體會到這帝國的存在,媒體通常不會報導它的負面新聞,而正面的又像政令宣導,絲毫不引人注意。這樣隱密帝國是那一單位?退輔會,全名是『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如去讀美援運用成果檢討叢書,會發現最薄的一本報告是《協助安置國軍退除役官兵運用美援成果檢討》。狄卜賽在接受筆者訪問時,曾說這是他建議的,但沒有找到文獻之前,還是採取保守態度,但相信有很多工作,如找George Fry & Associates來當顧問會是懷特公司的牽線。先讀小冊子如何說。
今天雲程的雙魚鏡:貼出《台灣二月革命》封底的美軍與USAID ,本來想直接貼文回應,後來想到欠我一中(台中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學長文章,一直沒有release。學長常常談到,戰後是有發佈「美國託管」的命令,也開始進行。問題是這項傳聞為何沒有成真,或者有沒有文字留下這傳聞?更擴充的說法是,在19450815到1949年底「有關台灣歸屬或台灣地位未定論或公民投票問題」到底是怎麼樣?或者那段時間發生什麼事?
台灣日日新報上可以看到的標題:19340710『台南州臨時協議會可決原案』內有濁水溪橋。19340825『濁水溪へ架橋 台南、台中兩州關係住民から 近く總督府へ歎願』。19340907『全島實業大會 提出議案(上) 七、八、九日新竹市に開催/濁水溪橋梁架設促進の件(斗六實業協會提出)』19350505『西螺街民らが 西螺女子公學校講堂にて 大會を開て獅子吼 濁水溪の架橋促進問題』。19350715『北斗/架橋陳情』。
世界台灣人大會(World Taiwanese Congress; WTC)、台灣國家聯盟(Taiwan Nation Alliance; TNA)上午舉辦「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美國名戰略研究作家章家敦(Dr. Gordon G. Chang)應邀發表專題演講,台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黃昭堂、台灣社秘書長羅致政等人則主談台灣國家安全與主權外交。本土社團今天舉辦「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發表「台灣建國宣言」;與會者認為,當前台灣社會面臨危機,不能依賴China解決問題。
澤井市造(さわいいちぞう)丹後国由良村生(1850年元月30日~ 1912年7月27日63歲),澤井市造從小父母雙亡,寄人籬下,養成堅忍不拔的個性,因為好勝不服輸且頑皮,小學即中輟,做過船員,後來展轉在鐵路大師工學博士松本莊一郎底下工作,得到松本莊一郎充分的信任,進而習得鐵路建設技術,投入北海道鐵路建設,1893年投入「有馬祖」,1895年以「有馬祖」工事部長身份來隨日軍入台,成為軍方的御用承包商,接著縱貫鐵路、基隆築港等工事都有參與,後來從「有馬組」自立門戶,189806創立「澤井組」,1895/5~1903/6基隆築港等工事,1908/7~1912/7小粗坑發電所堰堤等工事,台北在住。在台灣的營造業頗有功績。熱心公益大公無私,是一位草莽性俠義性很強的傳奇性人物,1912年7月逝世於台北。
「橫斷道路」就是「東西橫貫道路」。這條道路是幾百年前,原住民所走的獵路,經「科學」方式予以定線,而非原住民的經驗獵路。1917年9月15日,開鑿能高道東段,於1918年6月30日完工,計長約44公里,稱為「能高越道路」。史料記載,能高越道路起點從木瓜溪邊的初音起,沿木瓜溪經過「瑪得蘭社」,再攀越海拔2424公尺的峻峭天長山,經桐里、板邊、奇萊山、東能高到達稜線海拔2818公尺的中央山脈,到富士接合歡橫貫道往霧社,即是能高跨越道路,此路由初音到霧社長90公里。
13是不吉利的日子,禮拜五在成功大學稱為黑色的星期五,20090213禮拜五又是不吉利的13,選擇這天重返成功大學,只要是為參觀成功大學博物館。最重要的主題是看在美援時期,美國如何透過援助改造成大,讓此學校從穿戴日本(德意志式)學術文化的身體,變身成美國式學術文化的身體,以接納美國文化,成為真正驅逐「日本遺毒」的新殖民地或美國式的身體。
20081226~1228總算在手術快滿3年之前,再度帶隊前往濁水溪做『台電歷史建築物參訪』活動,由於9月的2場大雨所造成的災害,ㄜ,不,災難。到那時,只是完成搶修,勉強可以通車,離修復工作還遠得很。特別是我的故鄉南投縣是kmt的鐵票區,搶修緩慢到不能忍受的程度,長久以來,官僚就是地方的老大,根本沒有人民的聲音,也不在乎人民的感受。寫真是從參訪者的攝影挑選出來,全部不是版主的作品,黑白寫真是《日月潭水力電氣工事誌》內的影像。第一張寫真代表9月大雨所造成災難的呈現,廬山溫泉賓館就是倒塌後全部流入霧社水庫內,霧社水庫俗稱碧湖。
台灣日日新報有關「霧社與萬大發電所」標題有19370220『貯水池は理想的な計畫斯界の權威者が太鼓判』、19370402『延長十里の大索道計畫外車埕から貯水池迄』、19370505『埔里眉溪間の自動車道成る』、19370508『踏查を終り埔里で解散』、19370826『貯水池と準備..索道機械は契約』、19371208『埔里霧社間の自動車開通式』、19380411『貯水池の “タムは東洋一”..』、19381123『發電の索道起工式21日擧行』、19390921『發電機國產品に依存』、19391119『發電機契約』、19401121『營舍來月10日に完成』、19401207『水電工事の請負霧社と萬大は一社に』、19410508『埔里、霧社間のバス運行開始』、19411129『萬大發電工事進展發電機近期送』、1941211『萬大發電所運轉開始』(內容是圓山)、19420224『發電所本年末に竣工』(新聞是第一發電所,戰後被改成第三)。
此處的U-2不是指高空偵察機,而是指隱藏在日本時代興建的台灣大學醫院內的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U. S. Naval Medical Research Unit 2簡稱NAMRU-2),曾因去公保門診,接受問卷調查而成為它們肝炎帶原者的研究對象。國史館藏有幾張狄卜賽、霍寶樹(P.H. Ho)給王蓬的信函,檔案目錄名稱是海軍研究所。檔案不足,仍有可讀之處。朋友送衛生署檔案資料081/1684、081/112正可補缺。後面各節文字沒有081/1684、081/112這2符號的資料是來自國史館美援檔案目錄中的「海軍研究所」。
在拙作《保衛大台灣的美援(1949-1957)》那本書之『懷特公司與保衛大台灣』章,有一節「人造雨研究所」:狄卜賽文書dB6《Second Report on Cloud-Seeding Experiments Over Sun Moon Lake Area 1951-1954》Taiwan Rain Stimu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April 1956,22 pages。是人造雨研究所函送給狄卜賽的報告。